时间: 2025-04-27 18: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07
湖上瘿杯,玉醅,梦冷芦花被。风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蠡。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在湖上,举起酒杯,举杯畅饮,梦中冷冷的芦花盖着我。清风明月,都是那么的合适,真是乐在其中。我的寿命已经超过了颜回,酒量饱满仿佛伯夷,闲适得如同越国的范蠡。问谁是非,何必去计较,倒不如在西湖醉一场。
作者介绍: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元代,擅长词曲,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的山水游览中,表现了作者在湖上游玩时的闲适心情,借酒抒怀,反映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朝天子·湖上瘿杯》通过描绘湖上清幽的环境和饮酒的欢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提到“湖上瘿杯,玉醅”,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显示了饮酒时的惬意。接着“风清月白总相宜”将自然景色与心境联系,说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是自然流露的。诗中提到的“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蠡”则是将自己与历史人物相比较,表达了对长寿与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更是道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纷争与是非,选择以酒来消愁,尽享当下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酒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享受生活和自然的向往,呈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情怀,强调在纷扰的尘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颜回”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A. 贪婪之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武力强大的人
“问谁,是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追求真相
B. 对是非不在意
C. 愿意争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可久的《朝天子·湖上瘿杯》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享乐,但张可久更强调自然环境中的快乐,而苏轼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亲人和时光流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