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56
程子过我庐,挽首发悲叹。
前年遭兵火,故业委涂炭。
乡邦更疫疠,骨肉尽离散。
不觉两春度,梦中度昏旦。
昔仰茶园给,到此复牵绊。
山荒不可摘,旧引莫反汗。
挂官名籍在,催期有虚案。
出江既无力,安得便离岸。
东奔又西走,踪迹甚鼠竄。
我今语程子,不消苦疑难。
为生固艰苦,得利亦浩瀚。
逢时纵艰险,当作顺境看。
今夜月色朗,谁将眼界换。
呼酒联吟句,失笑两醉汉。
棹舟过槃塘,身世入汗漫。
程子来我家,叹息着挽着头发。
前年遭遇战火,家业已经沦落。
故乡又遭疫病,亲骨肉都离散。
不知不觉已过去两个春天,梦中度过了黑夜和白天。
曾经仰望茶园的丰盈,如今又被牵绊。
山上荒草丛生,无法去采摘,曾经的劳苦一切都化为汗水。
挂着官名的籍贯,还催促着虚无的案卷。
出江后已无力,怎能轻松离岸。
东奔西走,行踪如同鼠类窜逃。
我如今对程子说,无需再苦苦质疑。
生活本就艰难,得到的也十分浩瀚。
即使遇到艰险,也应当当作顺境看待。
今夜月色明朗,谁能改变眼界。
呼酒吟诗,笑着成了两个醉汉。
划船经过槃塘,身世都化入汗漫。
董嗣杲,字伯恭,号隐斋,宋代诗人,精于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状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动乱时期,作者通过与友人饮酒谈心,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对友人的安慰,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仍追求乐观态度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程子来访,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便以“挽首发悲叹”引入,直接展现了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后文提到“前年遭兵火,故业委涂炭”,不仅反映了个人遭遇的困境,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再到对现状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中“出江既无力,安得便离岸”道出了作者的无奈与疲惫,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作者逐渐转向积极的思考。“逢时纵艰险,当作顺境看。”此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面对困境时应持有的态度。最终,月色朗照下的饮酒吟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
本诗采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如“东奔又西走,踪迹甚鼠竄”,通过比喻将人生的无常与老鼠的窜逃进行对比,生动形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感慨、对友情的珍重和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的态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程子来访时,作者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兵火”和“疫疠”主要反映了什么?
“逢时纵艰险,当作顺境看”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答案:
可以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时期的家国之痛,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董嗣杲则更关注个人在逆境中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