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

时间: 2025-05-03 22:56:06

诗句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

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

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

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6:06

原文展示: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
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
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
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风起霜信变得微薄,溪水流下的雨痕渐渐干了。
偏僻的小镇催促着冬天的到来,远处的树林积聚着暮色的寒冷。
鸡在隐秘的破烂的墙壁上栖息,老鹤依恋着空旷的关隘。
蜡烛下悲伤的筝声响起,楼头传来漏水的声音渐渐消逝。

注释:

  • 野分: 指野外的风,通常指北风。
  • 霜信: 指霜的迹象或信号,表示天气寒冷。
  • 僻邑: 偏僻的地方,乡村。
  • 积暝寒: 暝,指黄昏;寒,表示寒冷的状态。
  • 鸡栖隐坏壁: 鸡栖息在破旧的墙壁上,描述环境的荒凉。
  • 鹤老恋空关: 老鹤依恋空旷的地方,表现孤独感。
  • 烛下哀筝: 烛光下悲伤的筝声,传达忧伤的情感。
  • 漏残: 指漏水声渐渐消逝,表示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美,号雪窗,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典雅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为闲适和淡泊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交,表现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孤独和寒冷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静与沉寂。

诗歌鉴赏:

这首《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态。全诗四联,每联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第一联“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通过天气变化的描写,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霜信的微薄和雨痕的干涸,传达出一种干燥、寒冷的感觉,给人以萧瑟的印象。

第二联“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描绘了一个偏僻小镇的冬天来得早,远处的树林中积聚着暮色的寒冷,显示出环境的孤寂。这里的“早”字,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生命的无常。

第三联“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则通过鸡与鹤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鸡在破旧的墙壁上栖息,鹤却依恋于空旷的关隘,象征着人们对于安宁和归属的追求。

最后一联“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烛光下的筝声发出哀伤的旋律,楼头的漏水声渐渐消逝,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这种音乐与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孤独与思索的主题,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分霜信薄”:描绘秋冬季节,霜信稀薄,预示寒冷的到来。
    • “溪落雨痕乾”:溪水的雨痕干涸,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僻邑催冬早”:偏僻的小镇催促冬天的到来,暗含孤独感。
    • “遥林积暝寒”:远方的树林充满着寒冷的暮色,增加诗的氛围。
    • “鸡栖隐坏壁”:鸡栖息在破墙上,突显环境的荒凉。
    • “鹤老恋空关”:老鹤依恋空旷的地方,象征孤独。
    • “烛下哀筝发”:蜡烛下的悲伤筝声,传达情感。
    • “楼头送漏残”:楼头传来的漏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增强表现力。
    • 拟人:鸡与鹤的描绘赋予它们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孤独与思索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霜信: 代表寒冷的季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鸡与鹤: 代表人们对于安宁与归属的渴望,体现孤独与思索。
  • 烛光与漏水: 传达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分霜信薄”意指: A. 风起霜重
    B. 风轻霜薄
    C. 风寒霜早
    D. 风急霜浓

  2. 诗中“鸡栖隐坏壁”描绘的是: A. 鸡在美丽的墙壁上栖息
    B. 鸡在破旧的墙壁上栖息
    C. 鸡在空旷的地方栖息
    D. 鸡在高楼上栖息

  3. “烛下哀筝发”中的“哀”字表现了: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董嗣杲的作品都在描绘自然景象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但王维的诗更显宁静与和谐,而董嗣杲则流露出更多的孤独和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历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 其四 诉衷情 其四 诉衷情 用温飞卿体 诉衷情(西湖) 诉衷情(夜直殿庐,晚雪,因作) 诉衷情 为人题秋镫课子图卷 诉衷情 诉衷情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后悔何及 旡字旁的字 躁挠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赤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耕童 降邪从正 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镒称铢 卤字旁的字 星轩 一码归一码 衔艰 高枕无虞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