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时间: 2025-07-28 16:23:54

诗句

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

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23:54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松林萧萧映灵宇,
烁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
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
溪光机影想依然。
当时膝上王文度,
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
而今尘土浣华颠。


白话文翻译

松林在微风中摇曳,映衬着灵气的天空;
闪烁的石头和流动的金光让我忘却了炎热。
太平时代的散人从江边而来,
自愧此地的清凉如同仙府。
四十年来我未曾到过西溪,
溪水的光影似乎依旧。
回想当年,我膝上有王文度,
他五言诗作传遍四方。
忽然看到这幅画,竟感到如梦一般,
如今尘世的纷扰,让我对华丽的景象感到颠倒。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萧:形容松林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烁石流金:闪烁的石头与流动的金光,描绘出溪水的光辉。
  • 太平散人:指的是在太平盛世中闲适的人,强调作者的生活态度。
  • 王文度:指的是王士祯,著名的诗人,寓意与文学的交融。
  • 浣华颠:意指对华美景象的洗涤和颠覆,表达对现实的失落感。

典故解析:

  • “四十年”指的是作者离开西溪的时间,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王文度”可能涉及王士祯的诗歌成就,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金朝文学家,生于1240年,卒于1320年。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闻名,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相对平静的时代,诗人借助描绘西溪的美景,表达自己对过往时光和人事的追忆,反映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怀念。开头的“松林萧萧映灵宇”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和后面的“烁石流金不知暑”形成鲜明的对比,流动的金光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在这里仿佛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太平散人”,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四十年未至西溪的感叹,体现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伤。对于王文度的回忆,则是对文化生活的怀念,传达出一种对文学和友谊的珍视。

最后的“而今尘土浣华颠”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美好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中,产生了深深的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人事的深刻思考,给予读者一种强烈的共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林萧萧:描绘松林的声音,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2. 烁石流金:用画面感强烈的意象,展示自然的美丽。
  3. 太平散人:引入诗人的身份,强调与世无争的态度。
  4. 自讶清凉:流露出对西溪清凉环境的惊讶与欣喜。
  5. 不到西溪四十年:感慨时光的流逝,说明与西溪的缘分。
  6. 溪光机影:意象的延续,暗示自然的永恒。
  7. 当时膝上王文度:提及友人,强调友情的珍贵。
  8. 五字诗成众口传:回忆文学交流的繁荣,表现对文化的向往。
  9. 忽见画图疑是梦:看到画时的错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10. 而今尘土浣华颠:现实的颠覆感,反映对人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光机影”,将自然景象比作艺术作品,增添了美感。
  • 对仗:如“烁石流金不知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林:象征宁静与安逸。
  • 溪水: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 王文度:友谊与文化交流的象征。
  • 画图: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平散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C. 自然中的动物
    答案: B

  2. “四十年”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诗人的年纪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C

  3.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失落与无奈
    C. 期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的诗歌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元好问更注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激昂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元好问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书 游翟园三首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二 送罗必高赴省 送乡僧德璘二首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十 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 秋晓出郊二绝句 春梦纷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以忘忧 二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拉管 滮流 献计献策 皓开头的成语 苦口良药 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谐谀 天律 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薷饮 弋字旁的字 自崖而反 旷日离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