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8:21
《一萼红·樱桃》 作者:杜文澜 〔清代〕
倚朱檐,渐垂缨似豆,莺嘴正偷含。
珠唾脂匀,珊悬网碎,深夜圆映冰蟾。
倩纤指楼阴细摘,误惊认红染玉葱尖。
檀口香销,青衣梦杳,歌老何戡。
因念长安人远,伴飞花清宴,瘦笋同拈。
路熟斜街,盘分紫禁,何日遥寄筠篮。
料还记鲥鱼乍上,数乡味低唱望江南。
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
在红色的屋檐下,樱桃渐渐垂下,像豆荚一样,黄莺的嘴正偷偷地含着樱桃。
像珠子般的唾沫均匀地滴落,珊瑚般的光辉在夜深时映照着冰冷的明月。
我轻轻用纤细的手指在楼阴下细心摘取,误以为是红色染上了玉葱尖。
檀香的气味渐渐消散,青衣的梦似乎渺无踪影,歌声渐渐老去,难以捉摸。
我想念远在长安的人,伴着飞舞的花瓣,清宴之中,纤细的竹笋一起品尝。
熟悉的斜街小路,紫禁城的轮廓,何时才能遥寄一篮竹筐?
我还记得鲥鱼刚上岸时的情景,乡味低吟着望向江南。
只怕流光易逝,最后只留下春天的衣衫。
杜文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一萼红·樱桃》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此首《一萼红·樱桃》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樱桃的美丽,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便以“倚朱檐”引入,营造出温暖、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莺嘴正偷含”的描写,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场景之中。诗中反复出现的“红”字,象征着鲜艳的樱桃,也暗示着生命的激情与短暂。随后,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倩纤指楼阴细摘”,展现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事的感伤,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是“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一句,深切地道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强烈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樱桃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流逝岁月的感叹,体现了诗人细腻而丰富的内心情感。
诗中“倚朱檐”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屋檐
b) 一种花
c) 诗人的心情
“青衣梦杳”中的“青衣”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古代女性的服饰
c) 一种动物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a) 友谊
b) 自然与生命
c) 战争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杜文澜的《一萼红·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