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丑》

时间: 2025-05-04 05:56:55

诗句

甚低鬟亸露,梦影重、扶春无力。

绕阑问花,花愁如暗泣。

燕燕相识。

试话年时事,墨江场路,响踏青棠屐。

香云暖护蛮春窄。

锦意羞裙,珠尘涨陌。

天涯玉箫人隔。

剩残英恋鬓,香惹簪帻。

漂萍踪迹。

乱乡愁似织。

过眼韶光老,成黯忆。

东风刬地狼藉。

便匆匆暗换,玉腴颜色。

环游倦、强停油壁。

谁说与、春雨江南十里,杏花消息。

啼鹃苦、似劝归客。

只落红,解诉相思恨,燕支晕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6:55

原文展示

甚低鬟亸露,梦影重扶春无力。
绕阑问花,花愁如暗泣。
燕燕相识。试话年时事,
墨江场路,响踏青棠屐。
香云暖护蛮春窄。
锦意羞裙,珠尘涨陌。
天涯玉箫人隔。
剩残英恋鬓,香惹簪帻。
漂萍踪迹。
乱乡愁似织。
过眼韶光老,成黯忆。
东风刬地狼藉。
便匆匆暗换,玉腴颜色。
环游倦强停油壁。
谁说与春雨江南十里,
杏花消息。
啼鹃苦似劝归客。
只落红,解诉相思恨,
燕支晕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愁绪与思念。前两句描绘了春光乍泄,梦里的影子却令人感到无力。诗人绕着栏杆询问花的情况,花儿似乎也在暗自哭泣。接着提到与燕子的相识,试着谈论往年的事情,墨江的路上,青棠的木屐发出响声。随后描绘了春天的暖意,但春天似乎又显得狭窄。诗人提到华丽的裙子和满地的珠尘,象征着繁华与凋零。远方的箫声让人感到隔绝,残留的花瓣与记忆交织,香气萦绕在簪子与头巾上。漂浮的浮萍如同无根的踪迹,乡愁似乎如织般缠绕,瞬息万变的时间已使人苍老,往事成了黯淡的回忆。东风扫过,留下狼藉,匆匆的日子里,色彩暗淡。诗人感到疲惫,停下油壁,谁说江南的春雨与杏花消息是美好的呢?啼鹃的声音仿佛在劝说归客,最后的落花诉说着思念的恨意,燕子的翅膀也因泪水而潮湿。

注释

  • 鬟亸:指发髻松散,形容女子的发式。
  • 梦影:梦中的影像,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花愁:花似乎也有愁苦,表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 墨江:指墨色的江水,暗示忧郁的情景。
  • 青棠屐:青色的木屐,代表着轻快的步伐与春日的气息。
  • 香云:指芳香的云气,说明春天的气息。
  • 玉箫:美丽的箫声,象征远方的隔绝与思念。
  • 漂萍踪迹:如浮萍般无根的生活,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啼鹃:杜鹃鸟,常被视为思念与离别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麦孟华(1880-1944),近现代诗人,江苏人,字思恺,号逢春。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六丑》创作于诗人生活的动荡时期,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相互交织,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愁苦。

诗歌鉴赏

《六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景象,诗人在春意盎然中却感受到了无尽的愁苦。诗的开头以“甚低鬟亸露”引入,描绘出女子的轻盈与梦幻,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却被现实的无力所困扰。诗人通过“绕阑问花”的细节,体现出人对于自然的敏感与共鸣,花儿的愁苦似乎在诉说着人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中,燕子、青棠屐等意象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外界春暖花开,诗人却感到自己被困在时光的缝隙中,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苍凉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漂萍踪迹”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得非常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最后,随着“啼鹃苦似劝归客”的出现,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整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中收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索与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甚低鬟亸露:描绘女子发髻松散,暗示轻盈与梦幻。
  2. 梦影重扶春无力:梦中回忆的影像让人感到无力,表现内心的无奈。
  3. 绕阑问花,花愁如暗泣:诗人询问花的情况,花的愁苦仿佛在暗自哭泣,表现人与自然的共鸣。
  4. 燕燕相识: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往年回忆的连结。
  5. 试话年时事:诗人尝试回忆往年的事情,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墨江场路,响踏青棠屐:描绘墨色的江水和青棠木屐的声响,充满了春日气息。
  7. 香云暖护蛮春窄:春天的暖意与狭窄的空间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压抑。
  8. 锦意羞裙,珠尘涨陌:华丽的裙子与满地的珠尘,象征繁华与凋零。
  9. 天涯玉箫人隔:远方的箫声让人感到隔绝,表现思念的痛苦。
  10. 剩残英恋鬓,香惹簪帻:残花与记忆交织,香气萦绕在发饰上。
  11. 漂萍踪迹:如浮萍般无根,象征人生的漂泊。
  12. 乱乡愁似织:乡愁如织,表现情感的复杂与纠缠。
  13. 过眼韶光老,成黯忆:光阴流逝,往事成了黯淡的回忆。
  14. 东风刬地狼藉:东风过后,留下狼藉,象征春天的无常。
  15. 便匆匆暗换,玉腴颜色:匆忙的日子里,色彩暗淡,表现生活的无奈。
  16. 环游倦强停油壁:诗人感到疲惫,停下车来,象征内心的疲惫与沉重。
  17. 谁说与春雨江南十里,杏花消息:质疑春雨与杏花的美好,表现内心的矛盾。
  18. 啼鹃苦似劝归客:啼鹃声仿佛在劝说回归,表现对归属的渴望。
  19. 只落红,解诉相思恨,燕支晕湿:落花诉说思念之恨,燕子的翅膀因泪水而湿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漂萍踪迹”,将人生的无根状态比作浮萍,生动形象。
  • 拟人:花儿“愁如暗泣”,赋予自然以情感,使人感到共鸣。
  • 对仗:如“天涯玉箫人隔”,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主题围绕着思念、离别与时间流逝展开,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真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鬟亸:象征女子的轻盈与梦幻,表现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同时也隐含哀愁。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对往年的怀念。
  • 青棠屐:代表轻快的步伐与对过去的留恋。
  • 浮萍:象征人生的漂泊与无根。
  • 啼鹃:常被视为思念与离别的象征,富有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甚低鬟亸露”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 A. 春天的花园
    • B. 女子的发型
    • C. 燕子的飞翔
  2. “漂萍踪迹”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人生的漂泊
    • C. 春天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啼鹃”代表了什么?

    • A. 欢快的春天
    • B. 思念与离别
    •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人生的无常,与《六丑》的细腻形成对比。
  •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表现对音乐与哀愁的交织,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及其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秋物十咏 寒夜曲 杂诗四首 好事近 其二 次制帅所和前韵 寿台州黄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审势相机 幽搜 双人旁的字 和颜悦色 眉留目乱 野灶 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長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沙咤 防卫过当 谷字旁的字 扫田刮地 孙中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