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3:51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
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吴楚之间,已是秋色渐浓,我在渡江时遇见了芦苇花。
云层压低,船帆的影子消失了;风吹得大雁的队形倾斜。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山峦苍翠,寒潮涌动,荡起岸边的沙子。
我将要去往何处呢?打算在海边的高山上安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确引用古典的典故,但“渡江”和“雁行”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旅行与离别的心情,暗示着诗人对归属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子华,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90年。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江行留别》是马戴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送别诗,表现了他在秋天渡江时的感受,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去向的迷茫。
《江行留别》是一首描绘秋天江边景色的诗,开篇即以“吴楚半秋色”引入,给人以清晰的季节感。诗人在渡江时,目睹了沿岸的芦苇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云层压低、船帆影子消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氛围。
随着夕阳的映照,山峦的翠绿生机勃勃,而寒潮的涌动又为这一幅图景增添了一丝凉意,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感到迷茫,思考着自己将去往何处,表达了对未来的思索与对家园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对归属感的渴望。诗中的景物与情感紧密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方向的思索与对家园的渴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吴楚”指的是哪里?
A. 北方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南地区
“云侵帆影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助
C. 兴奋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想要去往哪里?
A. 山顶
B. 海边的高山
C. 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马戴的《江行留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马戴更侧重于流动的江水与秋天的景色,而王维则更强调静谧的山居生活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