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仲节金华牧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06:28

诗句

犹记衰翁佩印初,曾将四学劝群儒。

只今郡守西山后,好勉人人诵吕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28

原文展示:

犹记衰翁佩印初,曾将四学劝群儒。只今郡守西山后,好勉人人诵吕朱。

白话文翻译:

我仍然记得那位年迈的老者刚开始佩戴印章时,他曾劝说众多学者学习四书五经。如今郡守在西山之后,鼓励大家多诵读《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

注释:

  • 犹记:仍然记得。
  • 衰翁:年老的老人。
  • 佩印:佩戴印章,象征身份和权威。
  • 四学:指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郡守:地方官员。
  • 西山后:指西山以后的地方,可能是指他所辖的区域。
  • 好勉:鼓励大家努力。
  • :朗读、背诵。
  • 吕朱:指《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是重要的古代经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四学”指的正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古代士人学习的基础。衰翁的劝诫体现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郡守鼓励诵读《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则反映了对治国理政之道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汝腾,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和文化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时期。诗人通过对衰翁和郡守的描写,表达了对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对教育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播的积极态度。开头的“犹记衰翁佩印初”引人入胜,勾勒出一位年迈的老者,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给予人们深刻的启发。接着,诗人提到这位老者曾以四书五经来劝导众多学者,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郡守,描绘他在西山一带鼓励人们诵读《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的场景,传达出对良好治国理政之道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传统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文化的深切关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犹记衰翁佩印初:诗人忆起一位年老的智者刚开始担任官职时的情景,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2. 曾将四学劝群儒:这位老者曾经以四书五经来劝导众多学者,强调了儒学的重要性。
  3. 只今郡守西山后:转而描述当今的郡守,表明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迁。
  4. 好勉人人诵吕朱:郡守鼓励大家学习《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反映出对学习和知识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衰翁”和“郡守”形成对照,表现出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对文化的重视。
  • 象征:佩印象征权威与地位,四书五经象征传统文化的核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希望,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翁:象征智慧与经验的积累。
  • 四学:代表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基础。
  • 郡守:象征着治理与管理的责任。
  • 西山:可以理解为理想的治国之地,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衰翁”指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年老的智者
    • C. 官员
  2. 诗中提到的“四学”指的是什么?

    • A. 武学
    • B. 四书五经
    • C. 自然科学
  3. 郡守鼓励大家诵读的书籍包括哪些?

    • A. 《论语》和《孟子》
    • B. 《吕氏春秋》和《朱子治家格言》
    • C. 《诗经》和《楚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赵汝腾的作品更关注教育和文化的传承,而王之涣则侧重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壮志豪情。两者在表达情感和意象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贼退 金贞祐省差铜印歌 与羲初慧福寺看牡丹 将赴京师闻山左寇警然仆意不可止作此示诸友 九日同来峰慕杜登黑窑厂 寄唐伯华 包刺史棣园 题东阿旅舍 送郑二之茅山 题画帐二首。山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过宾 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力困筋乏 日西 先字旁的字 传之不朽 宝盖头的字 仰之弥高 新极 拘那夷 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推逊 卜字旁的字 应接如响 冲冠发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