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会饶伯舆徐子荐徐立大三高士一首》

时间: 2025-04-26 03:43:34

诗句

英英奇节东州彦,凛凛清风南浦豪。

更有余干饶有道,建安堂上聚三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4

原文展示:

会饶伯舆徐子荐徐立大三高士一首
作者: 赵汝腾 〔宋代〕

英英奇节东州彦,
凛凛清风南浦豪。
更有余干饶有道,
建安堂上聚三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东州的彦士英俊而有节操,
南浦的豪杰气质清新高洁。
此外,余干的饶有道之士,
在建安堂上汇聚了三位高士。

注释:

  • 英英:形容英俊有才。
  • 奇节:指高尚的节操。
  • 凛凛:形容气势宏伟、清新。
  • :指豪杰,才华出众的人。
  • 余干:地名,指的是江西省的余干县。
  • 饶有道:指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 建安堂:可能是一个聚会的地方,或者是指建安时期的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聚集、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中提及的三位高士,代表了当时文人的风采和道德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杰出人物,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与追求。开头两句以“英英奇节”和“凛凛清风”描绘了东州和南浦两位才俊的形象,体现了他们的节操与气质。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余干的饶有道之士,显示出诗人对道德与才华的重视。最后一句“建安堂上聚三高”,则将这几位高士的聚会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暗示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道德与知识的风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英英奇节东州彦:描绘东州的杰出人才,强调其品质与节操。
  2. 凛凛清风南浦豪:南浦的豪杰气质清新,给人以振奋之感。
  3. 更有余干饶有道:进一步引入余干的有道之士,拓宽了诗的视角。
  4. 建安堂上聚三高:总结性地展示了这些高士的聚会,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共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英英奇节”与“凛凛清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通过地域与人物的结合,展示出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颂扬有道德、有才华的高士,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文人交往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东州:象征着才华与节操。
  • 南浦:代表着清新高洁的豪杰气质。
  • 余干:意指道德与才华兼备的人士。
  • 建安堂:象征文人聚集、交流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西
    B. 浙江
    C. 福建

  2. “凛凛清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大海
    B. 豪杰
    C. 诗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写风景
    B. 颂扬高士
    C. 表达个人情感

答案:

  1. A. 江西
  2. B. 豪杰
  3. B. 颂扬高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赵汝腾此诗:两者均表现了豪情壮志,但李白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赵汝腾则更强调道德与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赵汝腾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亭怨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蝶恋花·玉颊妆台人道瘦 鹧鸪天·绿酒红灯漏 临江仙·和子珍 蓦山溪 金缕曲 送朱文盎归鸳湖 好事近 沂水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紧行无善踪 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蹈厉发扬 西字头的字 山公启事 哨船 龠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包含佯的成语 包含些的词语有哪些 皡皡 洛阳 穷街陋巷 夙兴昧旦 龍字旁的字 谈虎色变 人字头的字 无生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