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18
忆昔天津桥畔路。
为送行人,折尽黄金缕。
迹似浮萍无泊处。
廿年始得重欢聚。
钿约钗盟心暗许。
略略相亲,早被旁人妒。
谣诼偶传鹦鹉语。
回身障面羞微觑。
回忆往昔在天津桥边的路上,为了送别行人,我折尽了黄金缕。如今的足迹如同浮萍一般,无处可泊。二十年后才得以重聚,曾约定的珠钗与心愿在心中默默许诺。稍微亲近,却早已被旁人妒忌。流言蜚语偶尔传来,像鹦鹉学舌一般。回过身来掩面,羞愧地偷偷瞧。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词作见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他的词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用清新、婉约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
《蝶恋花》写作于作者经历多年离别后重聚之际,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执着。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旁人妒忌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复杂。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爱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忆昔”二字引入,立刻带出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绪,令人想起青春岁月的甜蜜与苦涩。天津桥畔的场景,既是诗人与爱人相遇的地方,也是情感的寄托之地,富有地理和情感的双重象征。
词中“为送行人,折尽黄金缕”一句,表达了为爱所付出的深情与无奈,黄金缕象征着珍贵的感情,体现了爱情的珍贵与脆弱。接下来的“迹似浮萍无泊处”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漂泊,二十年的时光让人感到孤独与失落,反衬出重聚的珍贵。
“钿约钗盟心暗许”描绘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承诺,虽有旁人妒忌,但这份情感依然显得真挚。最后几句通过流言蜚语的描写,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出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整个词作结构紧凑,情感深邃,令人感受到浓烈的思念与爱的力量。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外界对爱情的影响与干扰。情感的脆弱与深切在字里行间流露,传达出对真爱的渴望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蝶恋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折尽黄金缕”中的“黄金缕”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旁人妒”指的是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东的《蝶恋花》更注重描写时间的流逝与爱情的脆弱,而李清照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两者都表现出对爱情的思考,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