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16
秋晚
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
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
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
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
不捣寒衣空捣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篱笆旁的菊花稀疏,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树荫斑驳,阳光也显得微弱。窗帘单薄而稀疏,显得十分冷清孤寂,凉风与露水让这个秋天显得更加萧索。时光流逝,转眼已是黄昏,往日的色彩也逐渐褪去,不如从前那么鲜艳。我的妻子在明亮的月光下卧病,无法为她捣衣服,只能无奈地捣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捣寒衣”是一个古老的习俗,通常在秋冬时节为病人准备温暖的衣物,与“捣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关心与无奈。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常以民生疾苦为题材,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妻子病痛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慨。
《秋晚》是一首充满秋天萧索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开头两句以“篱菊花稀”和“桐落”描绘出秋天的凋零和萧瑟,菊花的稀疏暗示着生命的脆弱,而落叶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树阴的“离离”和“日色薄”更是渲染出一种无奈的孤寂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单薄的幕帘和凉风冷露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秋天的寒冷与孤寂。诗人在时间流转中感到生命的无常,颜色的凋残让他不禁感慨“颜色凋残不如昨”。最后两句提到妻子的病痛,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丈夫的深切关怀和无奈,诗人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爱人的牵挂,情感深沉,细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颜色凋残”)、拟人(如“光阴流转”)、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身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妻子病痛的深切关怀,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人情的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莱妻”指的是?
A. 妻子
B. 朋友
C. 母亲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颜色凋残不如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感慨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秋晚》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主题上都有对秋天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社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