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时间: 2025-05-07 06:58:49

诗句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4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原文展示: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千山万水之间穿行的情景,尽管路途艰难,但他还是在昨天经过了芙蓉渡,找到了一条溪水的源头,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注释:

  • 侧塞:指狭窄的山谷或缝隙。
  • 千山缝也无:千山万水之间的路途非常艰难,几乎没有可以通行的地方。
  • 上天下井:形容地形的复杂,像是上下颠倒的井一样。
  • 芙蓉渡:指的是一个渡口,可能是因有芙蓉花而得名。
  • 溪源一线初:形容溪水的源头刚刚显现出来,象征希望与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芙蓉渡”这一名称,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寄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生动的描写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创作于南宋时期,表现了诗人在晨间行旅中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这一时期,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反映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旅途场景,开篇两句通过对艰难地形的描绘,设定了艰辛的氛围,紧接着“昨朝曾过芙蓉渡”的转折,引导读者看到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诗人在此展示了山水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探险的勇气。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仿佛在传达着人生的旅途虽有艰难,但依然充满了希望与生机。杨万里用“溪源一线初”来结束,象征着每一次旅途的开始都有新的可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侧塞千山缝也无:首句描绘了复杂的山峦环境,展示了路途的艰辛。
  2. 上天下井万崎岖:进一步强调地形的险峻,似乎在说人生路途的坎坷。
  3. 昨朝曾过芙蓉渡:转折句,提到过渡口,带来一丝温暖与亲切的记忆。
  4. 寻到溪源一线初:结尾句描绘了溪水的源头,象征着生命的起点与希望。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千山缝”和“万崎岖”构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复杂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尽管路途艰辛,但美好与希望始终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山万水:象征旅途的艰难与远方。
  • 芙蓉渡:代表着自然美与人情味。
  • 溪源:象征生命的起源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芙蓉渡”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渡口
    C. 一座山
    答案:B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人生苦短
    B. 对自然的热爱与旅途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B

  3. 诗中用来形容地形的词是哪个? A. 高山
    B. 深谷
    C. 万崎岖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风光,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静谧的山水,而杨万里的诗则加入了更多的旅途元素,展示了旅途中遇到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钟秀阁 题前馀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题九灵山房图 题钟秀阁(为东湖古鼎铭长老作) 题九灵山房图(戴叔能读书处,时避地明州) 苏州府学生凌霄汉 吴人姜谧 贫家行 瑶花 雾淞 汉宫春 风雨不寐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水因地而制流 老花镜 迁延岁月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赏罚无章 釒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青字旁的字 学海波澜 银鱼符 文思敏速 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斯夹巴 有目咸睹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