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施 为阮亭赋余氏女子绣浣沙图》

时间: 2025-05-04 10:49:33

诗句

灵芸十五鬓如鸦。

针绝写西家。

捧心眉矉处,粉面映溪花。

试问苎萝畔,无忧艳,何事浣春纱。

梧宫叶落珠帘下,犹闻神女堪夸。

谁信道五湖,烟水泛轻槎。

待想玉床醉倚,娇无力,阁绣晕明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33

原文展示

灵芸十五鬓如鸦。
针绝写西家。
捧心眉矉处,
粉面映溪花。
试问苎萝畔,
无忧艳,何事浣春纱。
梧宫叶落珠帘下,
犹闻神女堪夸。
谁信道五湖,
烟水泛轻槎。
待想玉床醉倚,
娇无力,阁绣晕明霞。

白话文翻译

灵芸十五,鬓发如乌鸦般黑亮。
针尖轻巧地描绘出西施的美貌。
心中捧着的眉眼,
粉面映照着溪边的花朵。
试问在苎萝旁,
无忧无虑的艳丽女子,何事在浣洗春纱?
在梧宫的叶子落下,珠帘之下,
仍能听到神女的夸赞。
谁会相信五湖之上,
烟水轻轻荡漾着小舟。
待想那玉床上醉眼朦胧,
娇弱得无力,阁中绣着晕染的明霞。

注释

  • 灵芸:指美丽的女子,影射西施。
  • 西家:指西施的家乡,象征美丽与才情。
  • 苎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纤细与柔美。
  • 浣春纱:指春天的细纱,象征柔美与春意。
  • 梧宫:古代宫殿,象征高贵与优雅。
  • 烟水:指湖面上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玉床:象征奢华与享乐,暗示女子的娇柔娇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生卒年不详),字君明,号洙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涉及历史人物与美丽风景。

创作背景

《西施 为阮亭赋余氏女子绣浣沙图》创作于清代,灵感来源于西施这一历史人物,表现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追忆。诗中通过描绘西施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女子美貌与才情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施为主题,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柔情。开头的“灵芸十五鬓如鸦”以清新生动的形象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女子的青春与活力。紧接着的“针绝写西家”则巧妙地将女子与西施的美貌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中多处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衬托女子的美,如“粉面映溪花”,以溪边的花朵映衬女子的脸庞,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此外,“梧宫叶落珠帘下,犹闻神女堪夸”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宫廷气氛,仿佛女子的美丽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更是潜藏在诗意的空间中。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比与联想,构建了一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既有温柔的娇媚,又有独立的气质。最后的“娇无力,阁绣晕明霞”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女子美丽的脆弱与易碎,令人感到怜惜与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芸十五鬓如鸦:描绘了女子青春的形象,黑亮的鬓发象征着美丽与活力。
  2. 针绝写西家: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如西施般出众,使用“针绝”强调其技艺之精湛。
  3. 捧心眉矉处:表现了女子心中所愿,眉眼间流露的情感。
  4. 粉面映溪花:将女子的面容与自然之美结合,突显其柔美。
  5. 试问苎萝畔:引导读者思考女子的生活与情感,暗示她的无忧的生活。
  6. 无忧艳,何事浣春纱:表现女子的优雅与闲适,浣洗春纱象征着生活的惬意。
  7. 梧宫叶落珠帘下:描绘一种高贵的生活环境,珠帘下的静谧感。
  8. 犹闻神女堪夸:暗示女子的美丽仍在被称颂,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9. 谁信道五湖:表达对传说的怀疑,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10. 烟水泛轻槎:描绘出湖面的宁静与优雅。
  11. 待想玉床醉倚:表现出一种奢华的生活状态,暗示女子的娇弱。
  12. 娇无力,阁绣晕明霞:结尾回归女子的柔美,情感达到顶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粉面映溪花”,将女子的美貌比作自然之美。
  • 拟人:如“犹闻神女堪夸”,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女性美的赞美与思考,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独立,同时通过历史人物西施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与美的追求,表达了对女子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芸:象征年轻美丽的女子。
  • 西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象征绝世的美丽。
  • 溪花:自然美的象征,表现出女子的清新与自然。
  • 苎萝:象征女子的纤细与柔美。
  • 珠帘:高贵生活的象征,暗示女子的优雅与端庄。
  • 玉床:奢华与享乐的象征,表现出女子的娇弱与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芸”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植物

  2. “粉面映溪花”中的“映”意思是: A. 反射
    B. 照耀
    C. 显示

  3. 诗中提到的“西家”指的是: A. 西施的家乡
    B. 一种刺绣
    C. 一种饮品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邹祗谟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但邹祗谟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涵,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生活背景。通过对比,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西施与中国古代美学》

相关查询

和江邻几见寄 送雪窦长老昙颖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涟漪洞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 咏王右丞 送裴如晦宰吴江 和民乐 送可教僧归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用尽机关 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缺典 发卡 卝字旁的字 金人缄口 恣情纵欲 鬲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不刊之书 包含陵的成语 比肩接迹 包含动的成语 包含镶的词语有哪些 夷表 龜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缄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