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24:18
满江红(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尝为官妓)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
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
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躲脱鸳鸯社。
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
纱窗外,梅花下。
酒醒也,教人怕。
把翠云翦却,缁衣披挂。
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
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这首诗描绘了豆蔻和丁香这些花的美丽和娇嫩,但即使如此,也不如现在的情形。谁知道它们原本的面貌呢?风光洒脱,然而最终的伴侣鸾凤却不如躲避在鸳鸯社中。好想告诉那些正沉迷其中的人,不要惊讶。在纱窗外,梅花下,酒醒之后令人害怕。把翠云裁剪掉,穿上黑色的衣服。柳翠已经参拜了弥勒,赵州要去审问台山的事。我想如今的我的心情就像白色的芙蕖,却无人能为我作画。
葛长庚,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悟,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情感。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现象有较深的思考,葛长庚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无奈。
《满江红》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世俗困扰的无奈。诗中以豆蔻、丁香等花卉为引子,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脆弱,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爱情的追忆与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鸾凤侣”与“鸳鸯社”,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伴侣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隐含了对社会传统观念的批判。
在意象上,诗人通过“纱窗外,梅花下”这一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在酒醒后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以“心似白芙蕖,无人画”收尾,既表达了孤独感,也彰显了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
《满江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豆蔻”、“丁香”象征什么?
诗中“心似白芙蕖,无人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