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42
沁园春(题湖头岭庵)
作者:葛长庚 〔宋代〕
客里家山,记踏来时,水曲山崖。
被滩声喧枕,鸡声破晓,匆匆惊觉,依旧天涯。
抖擞征衣,寒欺晓袂,回首银河西未斜。
尘埃债,叹有如此发,空为伊华。
古来客况堪嗟。尽贫也输他在家。
料驿舍旁边,月痕白处,暗香微度,应是梅花。
拣折一枝,路逢南雁,和两字平安寄与他。
教知道,有长亭短堠,五饭三茶。
客居他乡,回忆起当初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情景,水流蜿蜒,山峦陡峭。
夜晚潮声喧闹,鸡鸣声破晓而来,匆匆醒悟,依然身处天涯。
抖擞衣服,寒风侵袭晨袂,回首望去,银河仍未西斜。
尘世的债务,叹息如此的无奈,空为那美丽的容颜。
古往今来的客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尽管贫穷也要在他乡生活。
想必驿站旁,那白色的月痕,淡淡的幽香,应该是梅花。
我摘下一枝,途遇南雁,寄去“平安”二字给他。
让他知道,有长亭短庙,五饭三茶的温馨。
“银河”指的是天上的星河,常用来象征遥远的思念与孤独;“梅花”则有高洁、坚韧之意,往往用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作者介绍:葛长庚,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的词风和深情的作品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湖头岭庵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客里”的孤独与对“家山”的深情怀念。开篇以“家山”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乡愁的氛围。水曲山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变幻,结合潮声与鸡鸣,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亲切。诗中“寒欺晓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清晨的寒冷中仍然保持着精神的状态,彰显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
接下来的“尘埃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人在世间奔波,终究要面对各种沉重的责任与负担。诗人对“伊华”的叹息,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人生无奈的感慨。最后几句描绘驿舍旁的梅花和南雁,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温情,表达了他对知己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从个人的孤独出发,反映了人对家乡、亲情的永恒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思念与孤独
C. 生活的繁忙
“寒欺晓袂”中的“寒”指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生活的困苦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葛长庚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感悟,而李白则强调情感的直白与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