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9:13
镜中衰颜失敷腴,
绿鬓已作霜蓬枯。
两肩耸耸似山字,
曳杖更有蛮童扶。
自惊何以致此老,
亟欲修敬问起居。
徐徐熟视乃大笑,
但记昔我忘今吾。
今吾虽惫颇神王,
飞可正可折简呼。
远游纵未从溪父,
醉眼犹能隘具区。
在镜中看到衰老的面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丰腴;
青丝已经变成了霜白的枯蓬。
两肩耸立,像山字一样,
拄着拐杖,还有小童扶持。
我惊奇自己为何会变得如此老态,
急于修整心情,想询问起居。
慢慢仔细看自己,不由得大笑,
只记得昔日的我,却忘了如今的我。
如今我虽然疲惫,但精神尚可,
飞扬的心情可以调正,随意呼唤。
即使远游未必能寻到溪边的父亲,
醉眼仍然能够清晰地看见世界。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与金朝的战争,热爱祖国,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身世感慨。他的诗风质朴,情感真挚,尤其以词和诗而闻名。
《对镜》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通过自我审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自我调侃,展示了诗人在衰老之后仍然保持的乐观态度。
《对镜》是一首充满自省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镜子中的倒影,直面自己衰老的现实,抒发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在这首诗中,陆游不仅表达了对自己身躯的无情审视,还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镜中衰颜”点出主题,揭示了时间无情地侵蚀了人的容颜,随之而来的“绿鬓已作霜蓬枯”则更是强调了衰老的过程。诗中“自惊何以致此老”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变化的惊讶与不解,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反思。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亟欲修敬问起居”,显露出他对生活的珍视,尽管已是年迈之躯,但仍希望能保持一份精神上的清醒与自省。最后几句则通过“醉眼犹能隘具区”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身躯衰老,内心却依然充满活力和希望。这种对比使整首诗不仅是对衰老的感慨,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坚持。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在衰老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以及对过往的怀念,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珍贵。
诗中提到“绿鬓”指的是:
A. 青春的容颜
B. 衰老的状态
C. 白发
诗人通过“徐徐熟视乃大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自嘲与释然
C.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醉眼犹能隘具区”意味着:
A. 眼睛模糊
B. 依然清晰
C. 无法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