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时间: 2025-05-02 18:21:39

诗句

唐虞虽已远,至道岂无传?

度日一编里,怀人千载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39

原文展示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唐虞虽已远,至道岂无传?
度日一编里,怀人千载前。

白话文翻译

唐朝和虞朝的盛世虽然已经远去,但真正的道理难道就没有传承下来吗?
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在书本中度过时光,心中怀念着那些千年前的故人。

注释

  • 唐虞: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两个朝代,代表了理想中的盛世。
  • 至道:指的是至高无上的道理或真理。
  • 度日:指的是生活、度过日子。
  • 编里:这里指的是书本或篇章。
  • 怀人:思念的人。

典故解析

  • 唐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唐虞被视为理想的统治时期,象征着仁政和繁荣。
  • 千载前:指的是很久以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理想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衰,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豪放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对家国的关切。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对唐虞盛世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开篇提到“唐虞虽已远”,给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感叹美好时代的消逝。然而,接着又提到“至道岂无传”,则表现出一种希望,即使时代变迁,真正的道理和智慧依然可以流传下来。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在“度日一编里,怀人千载前”中,陆游用“编里”来比喻书籍,暗示着知识和记忆的传承。他在书中度日,心中却充满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现出他对文化的执着和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虞虽已远:感叹唐虞时代的远去,暗示理想社会的消失。
  2. 至道岂无传:提出即使时代变迁,真正的道理仍然存在。
  3. 度日一编里:在书本中度过日子,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知识的追求。
  4. 怀人千载前:怀念千年前的人,表达对历史的深切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唐虞的盛世与现实的对比,强调失落感。
  • 象征:书本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 反问:利用反问句式“岂无传”引导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的回顾、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代的惋惜以及对永恒真理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唐虞:象征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状态。
  • 至道:代表真理和智慧。
  • 编里:象征知识的载体。
  • 怀人:代表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虞指的是哪两个朝代?

    • A. 汉朝与晋朝
    • B. 唐朝与虞朝
    • C. 宋朝与明朝
  2. “度日一编里”中的“编”指的是什么?

    • A. 书本
    • B. 编织
    • C. 段落
  3. 诗中体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伤
    • B. 期待
    • C. 感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诗中都有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而杜甫则强调对现实的感慨与忧国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题黄山蒲团石 秋吟 送徐澄斋先辈奏使琉球 柏乡雨花庵口占 武夷漫兴二首 武夷漫兴二首 送胡季昭 江口望金陵 小姑山 舟泊安丰谒吴野人先生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背义负信 心不二用 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力 飞檐反宇 口谐辞给 鹿字旁的字 阿猫阿狗 水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偏海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廾字旁的字 停酸 双人旁的字 寄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