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45
江头杨柳草芊芊,何事临岐更茫然。
匹马短衣愁去路,高堂老母望归年。
荒鸡频破沧江梦,鼙鼓犹惊紫塞天。
漫把文章论巴蜀,乌蛮落照夜郎烟。
在江边的杨柳和青翠的草丛中,我感到一阵茫然,不知为何在这个临别的时刻如此迷惘。
我骑着一匹马,身着短衣,心中惆怅,忧虑着前方的路途;而高堂之上的母亲,盼望着我归来的年岁。
梦中常常被荒鸡的鸣叫惊醒,仿佛被沧江的梦境打断;战鼓声依旧在紫塞的天空回响。
我漫无目的地谈论着巴蜀的文章,夕阳下,乌蛮的烟雾缭绕着夜郎的边境。
王畿(1668-1732),字子京,号端甫,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擅长借景抒情和思乡之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送嵇漪园之黔蜀》写于王畿送别朋友嵇漪园前往黔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个人与家庭之间深厚的情感。
《送嵇漪园之黔蜀》以江边的杨柳和青草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内心充满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表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在第二联中,诗人描绘自己短衣匹马的形象,展现出一幅旅途艰辛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高堂老母在此刻的期盼与焦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接下来的两联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文化的思考。荒鸡的鸣叫让人想起梦中的乡情,而鼙鼓声则提醒人们战争的威胁。最后,漫谈巴蜀的文章与乌蛮的烟雾交织在一起,突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诗人对家国的情感牵绊。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离别情感的表达,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刻怀念,反映了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
诗中“江头杨柳草芊芊”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是:
A. 自然景色
B. 战争场景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对未来的迷茫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表现离别时的情感?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诗中提到的“高堂老母”主要代表:
A. 朋友
B. 家庭
C. 乡村
D. 战争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侧重于友谊的深厚,而柳宗元则更关注个体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