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8:24
满江红 为孙秋我新纳姬人催妆和韵
作者:龚鼎孳
粉井香天,算唯许何郎窃近。
翠亭亭菱铜斜倚,扑堆可憎。
玳瑁衙排花仗拥,鸳鸯牒押红泥衬。
靠雕栏活现海棠丝,东风幸。
遮不稳,将灯倩。
兜不起,羞人问。
乍流苏蟢子,双吹檀晕。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
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
在粉色的水井旁,香气缭绕,想必只有何郎能悄悄靠近。
翠绿的亭子,菱形的铜器斜倚,真是让人讨厌的堆砌。
玳瑁的装饰与花仗拥挤,鸳鸯的信件压在红泥上衬托。
倚靠在雕花栏杆旁,活灵活现的海棠丝在春风中摇曳。
却难以稳住,灯影摇曳。
无法掩饰,令人羞愧地被问起。
突然间流苏轻舞,双声吹响檀香。
犀牛皮的信纸上,燕子追逐着兰梦的细腻,小巧的银瓶里装着麝香和嫩薇浆。
笑着的玉人啊,多少魂魄未曾消散,从今以后都将铭记。
龚鼎孳(1550-1620),字士祯,号兰亭,明代诗人,出生于桐乡,曾任职于官场,因其诗词风格清新、意象丰富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
《满江红》是在龚鼎孳为孙秋所作的和韵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情感。此时正值明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们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满江红》在形式上采用了“满江红”这一古诗词的传统体裁,内容上则表现了对美人娇艳与爱情的细腻描绘。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向往。
整首诗以“粉井香天”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与魅力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柔而富有情感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翠亭亭菱铜斜倚”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更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柔美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浪漫情怀。最后,诗人以“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总结,表达了对美人和爱情的深切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粉井香天,算唯许何郎窃近。
描述环境的美好,暗示只有心爱的人能靠近。
翠亭亭菱铜斜倚,扑堆可憎。
亭子美丽却也显得杂乱,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复杂情感。
玳瑁衙排花仗拥,鸳鸯牒押红泥衬。
细致描绘装饰与情书,体现出爱情的甜蜜与细腻。
靠雕栏活现海棠丝,东风幸。
海棠的生命力与春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期盼。
遮不稳,将灯倩。
描述灯影的摇曳,表现出一种不安定的情感。
兜不起,羞人问。
难以掩饰内心的情感,带有一丝羞愧。
乍流苏蟢子,双吹檀晕。
细腻的景象描写,表现出一种轻盈与梦幻。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
精致的物品与香气,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
对美人的思念与深情,留下感伤的尾声。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与对美的赞美,情感真挚而动人。
“粉井香天”中的“粉井”指什么?
A. 河流
B. 水井
C. 花园
D. 溪流
“翠亭亭菱铜斜倚”中的“翠亭亭”形容的是?
A. 一座高大的建筑
B. 美丽的亭子
C. 翠绿的树木
D. 一片湖泊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但龚鼎孳的《满江红》更注重环境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内心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