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病中又次前韵》

时间: 2025-05-07 07:05:57

诗句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

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

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

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无所作,谁成毁。

非所望,何悲喜。

谓人生得失,卷舒天耳。

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5:57

原文展示

满江红 病中又次前韵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
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
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
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无所作,谁成毁。
非所望,何悲喜。
谓人生得失,卷舒天耳。
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回忆了自己在南北之间的漂泊,经历了多少风沙的洗礼。新旧情感交织,古今事物又能如何?风中遥望窗外,明月照耀着寒冷的江底。问那朱丝白雪(指乐器)是否依旧存在,知音又有几人?无所作为,又有谁来成就或者毁坏?既然不抱期望,何必要感到悲喜?人生得失,皆在天意之中。病痛缠身,思绪混乱,而这份情感正需要你来处理。但我无言,只能用手触碰那玉连环,指向东南。

注释

  • 风沙行李:风沙象征旅途艰辛,行李则是旅途的负担。
  • 朱丝白雪:古代乐器,象征音乐与知音。
  • 卷舒天耳:指人生的得失变化没有固定,像天上的云卷云舒。
  • 病骨支离:形容身体的虚弱和无力。
  • 玉连环:象征美好的情感与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兼工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其词风格优雅,情感细腻,常以抒发内心的感受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诗人病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往昔的回忆。在痛苦的身体状况下,他的内心却如江水般波澜起伏,充满对情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过往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北去南来”引入,勾勒出诗人经历的艰辛旅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提到“新欢旧恨”,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多变,历经风雨后,情感的纠葛更显沉重。

“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一句,描绘出病中孤独的情景,风声与月光交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寂寞与忧伤。而“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则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显得愈加深沉。

全诗在情感上有着显著的对比,既有无所作为的无奈,又有对人生得失的哲思,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以“病骨支离羁思乱”来揭示自我内心的焦虑与无助,最终通过“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给人以希望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 诗人回望自己南北行走的经历,多少次的风沙洗礼暗示着人生的艰辛。

  • 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 通过新旧情感的交替,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变化。

  • 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 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外界的感知,传达了孤独感。

  • 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对知音的追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无所作,谁成毁: 反思人生的得失,既然无所作为,便不必在意成败。

  • 非所望,何悲喜: 既然不抱希望,何必为得失而悲喜。

  • 谓人生得失,卷舒天耳: 人生的得失如同天上的云卷云舒,变化无常。

  • 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病痛使得思绪混乱,这种情感需要他人来解理。

  •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 用无言的方式表达对未来情感的指向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得失比作天上的云卷云舒,形象生动。
  • 对仗:如“新欢旧恨”,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风、月等自然现象被赋予了情感,使得环境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病痛与孤独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沙:象征人生的艰辛与困境。
  • 月明:象征希望与清晰的思路。
  • 朱丝白雪:象征美好的回忆与知音。
  • 寒江:象征孤独与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朱丝白雪”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品
    C. 一种情感

  2.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A. 病骨支离羁思乱
    B.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
    C. 离又合新欢旧恨

  3. 诗中提到的人生得失比作什么? A. 风暴
    B. 云卷云舒
    C. 江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满江红》与《青玉案》: 两首词同为抒发个人情感,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后者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渴望,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瑞鹤仙 饯梦 瑞鹤仙·贺机老米寿,依清真四声 瑞鹤仙 咏灌婴庙瓦砚,照梦窗词填 瑞鹤仙 瑞鹤仙 寿鹤沙许太史 瑞鹤仙 其二 为霜根同年题四当轩勘书图 瑞鹤仙 其一 仲云寄示佣庐春集词,索和 瑞鹤仙 得吷盦海上书,却寄 瑞鹤仙 集梦窗句 瑞鹤仙 加午上巳,洁园禊集,以李宾之《重经西涯诗》分韵,得水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字底的字 过晌 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挑针打眼 谷字旁的字 整抖 身字旁的字 寸积铢累 游开头的成语 六通四达 邑字旁的字 包含范的成语 崇论豠议 冯唐白首 随声附和 黄字旁的字 财大气粗 垂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