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58
临江仙 记梦
作者: 王季思 〔近代〕
斗草阶前春去,落梅笛里眉颦。
梦中情事几分真。
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
锁恨重楼寂寂,酿愁细雨纷纷。
子规啼血到黄昏。
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
在斗草的台阶前,春天已经过去;
落梅的笛声中,她眉头微皱。
梦中的情感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枕边留下的痕迹和伤别的泪水,
灯光下影子隔着花朵显得孤独。
锁住的仇恨在重楼中静默,
细雨中酿成的愁绪纷纷而落。
子规鸟在黄昏时分啼叫,声音如血。
三月已经结束,为什么心中仍有未消的魂牵梦萦?
作者介绍:王季思,近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语言清新,意象深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离别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对过往恋情的追忆与思念。
王季思的《临江仙 记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离愁。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替,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忧伤。开篇以“斗草阶前春去”引入,唤起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紧接着的“落梅笛里眉颦”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仿佛在提醒读者春天的美好即将逝去。在梦中与现实的对比中,诗人探讨了梦中情事的真实与虚幻,梦的温柔与醒来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夜晚孤独的灯光下,思念如影随形。尤其是“锁恨重楼寂寂”,在重楼的隐秘空间中,诗人将思念与仇恨交织,反映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诗人在细雨中酿愁,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流动。
最后一句“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持续,尽管春天已经过去,心中仍旧有未了的牵挂。这种深切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展现了王季思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以春天的离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思念的无奈。它探讨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依然无法忘怀的情感,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无尽惋惜。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中提到了“斗草”?
A. 灯影隔花人
B. 斗草阶前春去
C. 子规啼血到黄昏
D. 锁恨重楼寂寂
诗中“未销魂”指的是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离别的忧伤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春天的愁苦
“子规啼血”中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D. 喜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