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1:10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
今来同住巷东西。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
只愁初制夏侯衣,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
在什么地方的玉台上可以倚靠着镜子?徐陵的原有新题依旧。
如今我和你同住在这条东西巷子。门前迎接的是桃叶渡,那儿的人比苎萝溪的人还要美丽。
散落的明珠又怎么会有价值呢?没有钱就多买些胭脂。
只愁是初次制作夏侯衣,茜裙还没有裁剪,帘外的杏花纷纷飘落。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本首《临江仙》是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开篇以“何处玉台堪倚镜”引入,既是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又暗含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桃花的美丽与人们的优雅,形成了优美的画面感。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则表达了对物质的无奈与对美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重视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最后两句“只愁初制夏侯衣,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青春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经济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叶渡”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贵族生活
C. 美丽的女子
“无钱多买胭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美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茜裙裁剪未”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B. 诗人对美的渴望
C. 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临江仙 其三》的详细解析与鉴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