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其三 徐东建纳姬,自题临江仙词,即用其原调并韵嘲之》

时间: 2025-04-30 15:11:10

诗句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

今来同住巷东西。

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

只愁初制夏侯衣。

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1:10

原文展示: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
今来同住巷东西。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
只愁初制夏侯衣,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

白话文翻译:

在什么地方的玉台上可以倚靠着镜子?徐陵的原有新题依旧。
如今我和你同住在这条东西巷子。门前迎接的是桃叶渡,那儿的人比苎萝溪的人还要美丽。
散落的明珠又怎么会有价值呢?没有钱就多买些胭脂。
只愁是初次制作夏侯衣,茜裙还没有裁剪,帘外的杏花纷纷飘落。

注释:

  • 玉台:指的是美丽的台子,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颜或环境的优雅。
  • 徐陵:指的是徐陵,古时的诗人,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诗歌的风格或情境。
  • 苎萝溪:苎萝是一种植物,溪水清澈,常用来形容自然美景。
  • 明珠:珍贵的珠子,比喻珍贵的东西。
  • 夏侯衣:古代一种衣服,这里指的是一种美丽的服装。
  • 茜裙:一种红色的裙子,象征青春和美丽。
  • 杏花飞:杏花轻轻飘落,暗示春天的到来与短暂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本首《临江仙》是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开篇以“何处玉台堪倚镜”引入,既是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又暗含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桃花的美丽与人们的优雅,形成了优美的画面感。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则表达了对物质的无奈与对美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重视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最后两句“只愁初制夏侯衣,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青春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玉台堪倚镜”:在何处才能找到那美丽的台子倚靠着镜子?
  2. “徐陵原有新题”:徐陵的诗歌风格依旧有新的题材出现。
  3. “今来同住巷东西”:如今我与你同住在这条东西巷子里。
  4. “门迎桃叶渡”:门前迎接着桃叶渡的景象。
  5. “人胜苎萝溪”:这里的人比苎萝溪边的人更加美丽。
  6. “散掷明珠安有价”:散落的明珠又怎么会有价值呢?
  7. “无钱多买胭脂”:没有钱就多买一些胭脂。
  8. “只愁初制夏侯衣”:只愁是第一次制作夏侯衣。
  9. “茜裙裁剪未”:红色的裙子还没有裁剪。
  10. “帘外杏花飞”:窗帘外的杏花纷纷飘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台”与女子的美丽相联系。
  • 对仗:如“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展现对称之美。
  • 意象:杏花、桃叶、茜裙等意象交织,构成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经济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台:象征美丽、优雅。
  • 桃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明珠:象征珍贵的事物。
  • 胭脂:象征女性的美丽与妆饰。
  • 杏花:象征春天的短暂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叶渡”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贵族生活
    C. 美丽的女子

  2. “无钱多买胭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美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茜裙裁剪未”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B. 诗人对美的渴望
    C. 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 《清平乐·村居》 - 范仲淹

诗词对比

  • 毛奇龄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达女性的美丽与对生活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毛的作品更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的作品则更倾向于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以上为《临江仙 其三》的详细解析与鉴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芳信 江村送别 探芳信 重过宝应城北旧居,景物荒寒,泫然欲涕,抚玉田西泠春感韵 探芳信 春饼,和倬盦韵,仍同四声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探芳信·庚午清明林子有招飞翠轩看杏花 探芳信 烘豆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探芳信·送故人出游 探芳信·闻官军受挫,神话愈奇 探芳信(贺麓翁秘阁满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野合 韭字旁的字 茫茫荡荡 莫逆之交 幺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核弹头 撒手 进退可度 载纪 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泮林革音 七孔生烟 憎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