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6 02:30:23

诗句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

万条风柳间婆娑。

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

眉山敛翠近秋波。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23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
万条风柳间婆娑。
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
眉山敛翠近秋波。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地上满是残花,流莺成对在枝头飞来飞去。微风拂动着柳条,像是在轻轻舞蹈。樱桃树的花朵刚刚绽放出色彩,萱草在角落里生长成了一个小窝。此时已经是芳菲的季节,但却感到时光匆匆,约定的游玩时间已经不多。眉山的翠色映衬在秋水旁,白天漫长,刚刚醒来,却感到愁苦与疾病交织在一起。

注释

  • 遍地残花:遍布地面的花瓣,暗示春天的逝去与凋零。
  • 流莺:流动的莺鸟,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欢快。
  • 婆娑:形容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
  • 樱桃:樱桃树,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以象征母爱与安宁。
  • 芳菲:指春天花开繁盛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及的“樱桃”与“萱草”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诗中提到的“眉山”可能指的是四川的眉山,因其山水秀丽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活动于当时的文化繁荣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开花落之时,诗人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庭院中感受到春天的逝去和时光的流逝,因而产生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庭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遍地残花庭院静”便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春天的生机已经逐渐远去。流莺成双的描写不仅增添了活泼的气息,更反衬出庭院的寂静。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柳树与樱桃,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然而“早是芳菲时节晚”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诗的最后两句“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则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不仅描述了外在的景象,更流露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感情与独特的审美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遍地残花庭院静:地上满是凋零的花朵,庭院显得格外宁静。
  2. 流莺对对相过:成对的流莺在枝头飞翔,增添了一丝生机。
  3. 万条风柳间婆娑:风中柳条轻轻摇曳,似乎在翩翩起舞。
  4. 樱桃初弄色:樱桃花刚刚开始绽放,展现春天的美丽。
  5. 萱草自成窠:萱草在角落里安静生长,似乎自得其乐。
  6. 早是芳菲时节晚:这时已经是花开繁盛的季节,但却已接近尾声。
  7. 追游期会无多:与友人游玩的约定已经不多,时光匆匆。
  8. 眉山敛翠近秋波:眉山的青翠映衬在秋水旁,展现出静谧的画面。
  9.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白天漫长,刚刚醒来,却感到忧愁与病痛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描绘流莺和柳条的动作,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如“流莺对对相过”和“万条风柳间婆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唏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结束。
  • 流莺: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乐趣。
  • 风柳:象征着柔美与活泼的自然景象。
  • 樱桃: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萱草:象征着安宁与母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1. 诗中“遍地残花”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的生机
    • B. 春天的逝去
    • C. 夏天的来临
  2. 诗中提到的“流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填空题

  1. 诗中“樱桃初弄色”描绘了____的景象。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

答案

  1. B
  2. B
  3. 春天
  4. 愁苦,病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白居易的风格更为直白,情感更加外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杜安世及其作品的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探讨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浪淘沙 登城五首 三叠 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 辛亥三月九日宿囊山 乌石山 池上对月五首 其四 问友人病 挽郑夫人二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疾雨 酒浇垒块 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包含训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封禅 春风中坐 耳食之论 驿信 干戈满眼 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甘情愿 舜颜 安贫乐道 门字框的字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