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4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43:22
原文展示: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明代〕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白话文翻译:
黄莺在啼鸣的地方,摇曳着一整天的稀疏雨丝。放眼望去,平坦的草地上人们都已离去,残留的红色点缀在碧绿的树丛中。耗费了无数的炉烟,却只能感受到轻微的寒意难以驱散。突然间,西楼上的花影和露水显现,仿佛在晴朗的天空中催促着黄昏的到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号轶群,明代文学家、抗清英雄。他的诗词多表现忠贞爱国之情,风格沉郁顿挫,尤以七言古诗见长。此诗可能创作于明末清初,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雨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断红明碧树”和“忽见西楼花影露”等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月雨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断红明碧树”和“忽见西楼花影露”等句,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五月雨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展现了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断红明碧树”中的“断红”指的是什么? A. 断裂的红色树枝 B. 残留的红色花朵或花瓣 C. 红色的天空 D. 红色的云彩
诗中的“费得炉烟无数”中的“炉烟”比喻什么? A. 温暖 B. 努力 C. 烟雾 D. 火焰
诗中的“忽见西楼花影露”中的“花影露”象征什么? A. 美丽和纯洁 B. 黑暗和寒冷 C. 悲伤和失落 D. 孤独和寂寞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