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8:07
景公返雀襜,晏子称其仁。
鳏寡既有室,长年不负薪。
焉知予玉节,遗祸逮天伦。
推恩限目见,太息此君臣。
景公回到国都,晏子称赞他的仁德。
鳏夫和寡妇本有家庭,长年累月却不轻言负心。
谁能知道我这玉洁的品行,却招致灾祸,连累到了家庭的亲情。
推恩的封限目睹在眼前,令人感叹这位君臣关系。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云溪,明代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和历史感著称,表达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基对历史的反思之时,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思考和对仁德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政治的复杂与艰难。
《咏史(二十一首)》这一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揭示了仁德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提到的景公与晏子,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理想关系——君主有德,而臣子则心怀忠诚和智慧。然而,诗人却引入了“鳏寡”的意象,暗示在社会中存在着情感的牺牲与失落,展现出人性深处的无奈与悲哀。
“焉知予玉节,遗祸逮天伦”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品德的自省,尽管他保持清白,但仍遭遇不幸,显示出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一联“推恩限目见,太息此君臣”,则是对现状的感慨,呼应了前文的主题,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期待与失望。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与政治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仁德与权力的关系,揭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古代社会中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主是谁?
“焉知予玉节”中的“玉节”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