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47
即事
作者: 刘基 〔元代〕
春半馀寒似暮秋,
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
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
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
自古英贤总一沤。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但天气依然寒冷,就像深秋一样。我关上门,静坐在屋内,阳光悠然洒在身上。树头的鸟儿独自立在那里,似乎在感知风的变化;屋角的两只鸟儿鸣叫着,仿佛在呼唤下雨。芳香的意趣随着流水而逝,年轻的年华又怎能为年长者停留?浮动的花和繁茂的叶子,何必相互嘲笑?自古以来,英雄和贤士都如同一泡沫一般,终将消逝。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静斋,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因其卓越的才智和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贡献而受到广泛推崇。刘基的诗风深受唐诗和宋词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即事》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认知和对自然的热爱。
《即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场景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用“春半馀寒似暮秋”引入,透过对季节变化的感知,隐喻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关上门,静坐在阳光下,似乎是在对生活的一种逃避与反思。
接下来的描写中,树头的鸟儿和屋角的鸠鸟,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活的呼唤。诗人在此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芳香和美好的年华随着流水而去,诗人则感慨年轻的时光无法为年长者所留,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则将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强调了无论是美丽的花朵还是英雄的成就,终究都难逃时光的消逝。诗人用“沤”这个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春半”指的是什么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芳意自随流水逝”中“芳意”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美好情感
C. 自然景色
D. 年轻岁月
诗中强调“自古英贤总一沤”的意思是?
A. 英雄总是被人铭记
B. 生命都是短暂的
C. 成就都能长存
D. 物质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