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1:24
书愤二首
作者: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全诗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躺卧在沼泽中,只能凭借天地来见证我的孤独忠诚。困境中,苏武忍受着长久的艰难,忧愤中,张巡咬牙切齿却无力回天。细雨轻轻洒落在春天的野草上,夜月下,洛阳宫的颓垣显得格外萧索。我的壮志并未因年老而减退,纵然死去也能做个英勇的鬼魂。镜中流年已使两鬓斑白,但我内心依旧自许如丹(红)般坚定。衰老后再试戎衣已显得狭窄,悲愤之中仍然想要挥舞宝剑。远在边陲十年,我心中壮志未酬,想要图谋万里之遥的战事。自古以来,关河间的事情无穷无尽,谁知如今却只能袖手旁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以爱国情怀和豪放的个性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书愤二首》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有金、元之侵扰,内有权臣之乱。陆游以其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交织,感怀身世,愤懑不平,表现了深切的爱国情感。
陆游的《书愤二首》以白发苍苍的自述开始,抒发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忠诚的坚持。诗中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苏武与张巡的形象则象征着忠贞与无畏。后四句则更加突出诗人的壮志未酬,虽年老却心中仍有壮志,表现出一种无畏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许,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深沉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坚守,虽然年老但心中仍有壮志,体现了爱国情怀与不屈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的《书愤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国情怀
B. 个人奋斗
C. 生活琐事
苏武的故事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忍耐与忠诚
B. 逃避与放弃
C. 财富与荣耀
诗中“壮心未与年俱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理想的坚持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愤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杜甫则表现对国家破碎的哀痛。两者共同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渴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