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0:56
秋思
作者: 陆游 〔宋代〕
利欲驱人万火牛,
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
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
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
安得元龙百尺楼。
全诗翻译:
利欲驱使人们像万头牛一样忙碌,
我在江湖间漂泊,犹如那只孤独的沙鸥。
日子过得很长,似乎像一年一样,闲暇时才觉察到,
生活的重担如同高天一般,让我醉酒也无法休息。
砧板和杵声敲打着深巷中的月光,
井边的梧桐树摇落着故乡的秋色。
想要舒展老眼却没有高处可以眺望,
难道要如何才能找到那百尺高楼如元龙般的景致?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渔,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复兴和社会改革,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尤其擅长诗词。
《秋思》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挫折之时,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奈、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理想的追寻。
《秋思》是陆游在晚年所作,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开篇以“利欲驱人”揭示了世俗生活的忙碌与无奈,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江湖漂泊的“沙鸥”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显示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日长似岁”与“事大如天”更是表现了生活的沉重感,似乎每一天都在无尽的疲惫中度过,日子仿佛变得漫长而乏味。夜晚的“砧杵”声与“深巷月”交织,形成一幅宁静却又孤寂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他希望有一个高处来眺望人生的宽广,但又无奈地发现这样的高处难以实现,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感伤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秋思》的作者是谁?
诗中“江湖浪迹一沙鸥”表达了什么意象?
“欲舒老眼无高处”中“高处”指的是什么?
陆游《秋思》与李白《静夜思》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