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 其三》

时间: 2025-07-30 06:45:38

诗句

似水鹃声一夕催。

青丝骄马断章台。

分明摇落江潭路,依旧傞傞软舞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45:38

原文展示

似水鹃声一夕催。
青丝骄马断章台。
分明摇落江潭路,
依旧傞傞软舞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似水的杜鹃鸟声催促着时光流逝。青丝如马鬃般飘逸,仿佛在断章台边游荡。河边的柳条摇曳不定,依旧轻柔地舞动着。

注释

  • 似水:比喻水一般流畅,形容声音清脆动人。
  • 鹃声:指杜鹃的鸣叫声。
  • 一夕:一个晚上,暗示时间的短暂。
  • 青丝:形容年轻人的长发,或比喻美丽的事物。
  • 骄马:指骄傲的马,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断章台:可能是诗人用来象征分离或断裂的地方。
  • 分明:清楚明显。
  • 江潭路:指河边的路,可能暗指离别的道路。
  • 傞傞:形容轻柔的样子。
  • 软舞:轻轻地舞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丰厚的自然意象,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源于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活美好和短暂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 其三》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的“似水鹃声一夕催”便是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受,杜鹃声如流水般轻柔而催人思念,暗示着岁月的无情。接着“青丝骄马断章台”中的“青丝”与“骄马”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青春的美丽,后者则代表着活力与自由,似乎在表达年轻人的无畏与追求。

后两句“分明摇落江潭路,依旧傞傞软舞来”则通过描绘江边柳条的摇曳生姿,描绘了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柔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条以舞蹈的特征,表现出一种轻盈与柔美的状态。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渗透着对短暂青春与离别的思考,使得作品在自然美与人生哲理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似水鹃声一夕催:杜鹃的鸣叫声如流水般轻柔,催促着夜晚的流逝。
  2. 青丝骄马断章台:青丝的飘逸与骄马的奔放在此交融,象征年轻人的自由与浪漫。
  3. 分明摇落江潭路:柳条在江边摇曳,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离别。
  4. 依旧傞傞软舞来:柳条依旧轻柔地舞动,象征着生命的持续与柔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水鹃声”比喻声音的柔美。
  • 拟人:柳条的摇曳被赋予了“舞”的动作,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诗句中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青春、时间和自然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着春天与思念。
  • 青丝:代表青春与美丽。
  • 骄马:象征自由与活力。
  • 柳条:传递柔情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似水鹃声”比喻什么?

    • A. 水流声
    • B. 杜鹃的鸣叫声
    • C. 风的声音
  2. “青丝骄马”中的“青丝”指的是什么?

    • A. 青色的丝带
    • B. 年轻人的长发
    • C. 青色的马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主要是?

    • A. 山
    • B. 江边的柳条
    • C. 花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与朱祖谋的《杨柳枝 其三》,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孤独与思念,而朱祖谋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青春的美好与短暂,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资料汇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

相关查询

貂裘换酒 貂裘换酒 舟中作 貂裘换酒 见梅有忆叠前韵 貂裘换酒 重过邗江玉香堂托宿清涟,用检讨韵 貂裘换酒 读王小云先生词剩 貂裘换酒·重阳余制此阕,惜无菊也。予昕以莲池院有二本已含苞欲放,倚声为报,遂往同赏。元韵答之 貂裘换酒·重阳无菊 貂裘换酒 砚北填词图 貂裘换酒 同抱香又农拍照,题送抱香之行 貂裘换酒 别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管闲事 擗踊哀号 熟视无睹 人字头的字 重质 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攘的词语有哪些 条鬯 先字旁的字 面如方田 皇媪 私字儿的字 彑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既成事实 然赞 带砺河山 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