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兴》

时间: 2025-04-23 11:09:34

诗句

于越三年客,思家一百旬。

如何今夜月,却忆镜湖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9:34

诗词名称: 遣兴

作者: 刘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于越三年客,思家一百旬。如何今夜月,却忆镜湖春。

白话文翻译:

我在越地做客已经三年,思念家乡已经有一百天。今夜的月亮如此明亮,让我不禁想起镜湖的春天。

注释:

  • 于越:指在越地,也就是今浙江一带。
  • 三年客:指在外漂泊三年,客居异乡。
  • 思家:思念家乡。
  • 一百旬:这里的“旬”指十天,百旬即一百天。
  • 如何:怎么会、为什么。
  • 今夜月:指今夜的明月。
  • 镜湖:指镜湖,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湖泊,以其春景而著名。

典故解析:

“镜湖春”可能指代著名的湖泊,如西湖等,以其春天的美丽风景而闻名。诗中将月亮与春景相提并论,表现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才华和对国家的贡献而受到尊敬。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豪放和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越地客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怀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明月,不禁回忆起故乡的春天,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遣兴》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作者以“于越三年客”引入,显示了他在异乡的时间之久,而“思家一百旬”则强调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切。几乎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情感的重量。接着,诗人提到“今夜月”,将目光转向夜空中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月亮不仅是自然风景,更是连接家乡与异乡的情感纽带。最后一句“却忆镜湖春”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镜湖的春天美景仿佛就在眼前,令人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于越三年客":在越地做客三年,表现了长时间的漂泊。
  2. "思家一百旬":思念家乡已达一百天,情感愈发浓烈。
  3. "如何今夜月":今夜的月光如此明亮,带出诗人的惊叹与思考。
  4. "却忆镜湖春":不禁想起家乡春天的美丽,展现了对故土的眷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月亮象征团圆与思乡,镜湖的春景则是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春天的深切怀念,体现了漂泊者的情感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乡与团圆。
  • 镜湖:象征家乡的美丽与安宁。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地方客居?

    • A. 安徽
    • B. 浙江
    • C. 江苏
  2. “思家一百旬”中的“旬”指的是:

    • A. 一个月
    • B. 十天
    • C. 一年
  3. 诗中提到的“镜湖”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家乡的美丽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亮引发的思念。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刘基的《遣兴》均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但李白的情感更趋于孤独与哀伤,而刘基则更多描绘了美好的回忆与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游归卧得杂诗 闲趣 村夜 盆池 溪上杂言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七 夜出偏门还三山 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咸齑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时望所归 米字旁的字 一长一短 抱德炀和 选贤与能 臣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非池中物 约简 自字旁的字 棉花庄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凵字底的字 包含澡的词语有哪些 词穷理极 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阿姑阿翁 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