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1:21
曾携一剑远从戎,
秦赵关河顾盼中。
老去功名无复梦,
凌烟分付黑头公。
我曾经手持一把剑,远赴边疆作战,在秦赵的关隘与河流之间徘徊。如今年纪已大,功名的梦想已不复存在,只能将过往的荣光托付给那位黑发的老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的抱负与家国情怀,风格激昂慷慨。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与南宋成立,深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排闷》创作于陆游晚年,彼时他的功名心已淡,更多的是对过往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现了他对年轻时战斗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功名的淡泊。
《排闷》是一首蕴含深邃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开篇以“曾携一剑”引出对年轻时征战生涯的回忆,表现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接下来的“秦赵关河”则具体化了这一经历,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和地理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身处战场、心系国家的紧迫感。
而后两句则转向诗人晚年的心境,表达了对功名的淡然与失落。“老去功名无复梦”直白地揭示了年岁渐长后对功名的无奈,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一句“凌烟分付黑头公”则是对过往成就的感慨与依托,象征着对友人的依赖与对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实现了从豪情万丈到淡然释然的转换,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洞察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反思,表达了陆游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对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陆游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排闷》中提到的“秦赵”主要指的是:
诗中“凌烟”象征什么?
陆游的《排闷》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沉思与对过往的追忆。陆游通过对军旅生涯的回忆,表达对功名的淡泊;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苦短的感慨。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