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1:28
残菊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肠断黄花霜後枝,
花乾叶悴两离披。
一花忽秀枯丛里,
更胜初开乍见时。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看到残菊的感受。黄花在霜后枝头显得格外凄凉,花朵枯萎,叶子也变得萎缩,仿佛与世隔绝。一朵花却在枯枝丛中突然绽放出来,显得更加美丽,胜过了刚刚盛开时的样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是在秋冬时节,常与清白、孤傲的品格相联系。诗中提到的“残菊”正是这种意象的体现,展现了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绽放出美丽的力量。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时节,反映了诗人在这个季节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残菊的凋零与绽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这首《残菊》通过对菊花在秋霜后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诗人在描写残菊时,使用了“肠断”这样的词语,直指内心的痛苦,揭示了秋天的凋零给人带来的伤感。这种情感在“花乾叶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表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尽管周围的环境显得萧条,依然有“一花忽秀”的瞬间,这一“花”的绽放不仅是对生命的赞美,也象征着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希望与力量。更胜初开乍见时,说明这种美丽的坚韧更加让人心动,给予人们一种鼓舞。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悲转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仍能绽放光彩的精神,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残菊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强调在逆境中仍然能绽放美丽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肠断”在诗中表示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悲痛
C. 愤怒
“一花忽秀”中的“忽秀”是什么意思?
A. 突然盛开
B. 缓慢生长
C. 凋谢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春天的喜悦
B.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C. 夏日的炎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残菊》和李商隐的《秋夕》都表现了秋天的凄凉,但前者更侧重于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而后者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