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43
夜灯红。书帏悄动回风。正低徊声声字字,凄商响彻清桐。了平生哀歌豪哭,争付与烟婢书童。叶自黄芸,鱼还赤尾,微波摇梦忍怔忡。问千古抽刀断水,落落几人同。空惊对天南一老,岳外孤峰。说飘零滋兰畹晚,词心恰似飞蓬。渺无涯沉湘赋意,余一代开国文宗。茧绪彩线,蕉心剥见,逆流扶醉漫西东。又写遍欹斜淡墨,撩我恨无穷。凭谁语江湖满地,莫计前踪。
夜灯映红,书帷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正当我低声徘徊,字里行间,悲凉的音乐响彻清冷的桐树。为我这一生的哀歌与豪哭,何不寄托给那些烟雾缭绕的婢女和书童?树叶渐黄,鱼又返游,微波摇动着梦,令我心中惶惶不安。我曾问千古,谁能一刀断水,能与我同在?空余惊叹在南天一老者,岳外孤峰岿然不动。说那飘零的兰花在晚秋滋生,我的词心恰似飞舞的蓬草。渺无边际,沉浸在湘水的赋意中,我的这一代是开国的文宗。茧的线头如彩线,蕉心剥露,逆流而上,扶醉漫游东西。又写遍了倾斜的淡墨,撩拨我无尽的怨恨。凭谁来语江湖满地,莫要计较过去的踪迹。
朱荫龙(1871-1948),字子木,号惕园,晚号人渔,江苏无锡人。近代诗人、散文家,著有《惕园文集》,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深沉而细腻。
此诗创作于朱荫龙的晚年,社会动荡,个人感慨颇多,诗中充满对往昔岁月与历史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索。开篇以夜灯的红光和书帏的轻动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低徊声声字字,凄商响彻清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书卷中的沉浸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平生哀歌豪哭”,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树叶的黄与鱼的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微波摇梦忍怔忡”,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对于历史的思索,诗人以“千古抽刀断水”来提问,表达对能与自己共鸣者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在于对人生的自省与对历史的叩问,尤其是在面对孤独和无常时,诗人用飘零的兰花和飞蓬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漂泊与对过往的怀念。最后,诗人以“凭谁语江湖满地,莫计前踪”结束,表达了对人生轨迹的不羁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孤独、历史与生命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渗透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千古抽刀断水”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断绝历史
B. 渴望能够果断
C. 追溯历史
答案:B
“茧绪彩线”中的“茧绪”指代:
A. 生命的复杂
B. 书卷的内容
C. 自然的景象
答案:A
可以将朱荫龙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孤独与思乡之情,但风格迥异,朱的诗更具沉重感,而李的则显得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