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6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
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
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
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知音的人少,纵然天地广阔,我又身在何处呢?
我等待事业成功后才会退隐,何时才能找到归路呢?
在多景楼前,垂虹亭下,我在秋雨中安然入睡。
虚名让我误入歧途,十年来白白耗费了辛苦。
不是为了写出美妙的诗篇,也不是上书给朝廷,没有惊人的言辞。
我急匆匆,天还未允许,赢得的只是身上的尘土。
我用白璧追求快乐,用黄金换取欢笑,付出给你做主。
莼菜和鲈鱼在江边,明天我将浩然归去。
作者介绍:刘过,字子才,号梦得,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以豪放与细腻并存而著称。刘过生活在北宋时期,经历了许多动荡的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刘过留别辛稼轩时写的,表达了他对知音难得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归隐的渴望。开头以“知音者少”引入,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虽然天地之大,却难以找到理解自己的人,隐喻了他在社会中的无奈与失落。接着,诗人提到“直待功成方肯退”,显示出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似乎在暗示即便身处逆境,仍不愿轻言放弃。
在描绘景象时,诗人通过“多景楼前,垂虹亭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似乎在享受秋雨带来的宁静。然而,随之而来的“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让人感受到他在追求名利过程中所遭受的困扰与挫折。可见,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愈发明显。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提到“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然、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知音的惋惜,也有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展现了刘过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对功名的反思、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知音者少”的意思是:
A. 知音很多
B. 知音很少
C. 知音无处
D. 知音不重要
“直待功成方肯退”表明诗人的态度是:
A. 急于归隐
B. 坚持追求事业
C. 对名利无所谓
D. 觉得自己失败
在诗中,秋雨的意象主要传达了:
A. 喜悦
B. 忧伤与思念
C. 繁忙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