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02
木兰花慢 二月廿三日至上海,方知是日为清明也
断肠才送别,又携泪客中行。
换瘦影春衫,回潮单舸,梦里平生。
他乡乍惊花烂,掷流光不信便清明。
琼笛愁心欲碎,钿车广陌初尘。
帘旌,梁庑与追寻,人海剩飘零。
算馀生担得,青山埋骨,白日招魂。
愔愔夜台钗燕,蹴筝弦眉样可成春。
百岁几禁回首,长宵开眼从今。
在送别时心如刀割,眼泪伴随我游走在客旅之中。
换上瘦弱的春衣,乘着小舟在潮水中徘徊,梦中回忆往生。
在他乡突然看到花开得如此艳丽,流逝的光阴让我不敢相信今天是清明。
琼笛发出忧愁的声音,钿车在宽阔的街道上留下初初的尘埃。
帘幕飘扬,屋檐与我追寻的踪迹,人海中只剩下我飘零。
算来这一生我能承受些什么,青山埋藏着我的骨骸,白天却把我的魂魄召回。
夜晚静谧,像台上的燕子,弹奏的筝声和眉目间的春光若隐若现。
百年光阴能让我几度回首,今夜漫长,睁眼又是新的开始。
作者介绍:谢觐虞,近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古典元素。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恰逢作者抵达上海,感受到异乡之情。
这首《木兰花慢》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送别与思念交织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断肠”二字道出了离别的痛苦,接着描绘了在春天的细雨中,孤独的游子在他乡的感伤。对于“春衫”和“单舸”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让人感同身受。
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尤其是在提到“流光不信便清明”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对生命短暂和阴阳离别的愁苦。琼笛的忧伤与钿车的尘埃则象征着华丽背后的无奈与哀愁。最后,诗人以“百岁几禁回首”结尾,既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十分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生死、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日主要是为了:
A. 祭祀祖先
B. 庆祝丰收
C. 迎接春天
答案:A
“断肠才送别”中的“断肠”是指:
A. 身体受伤
B. 心痛如绞
C. 失去亲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钿车”象征着:
A. 华丽与繁华
B. 贫困与艰辛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