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奉送节使贤侯分帅谯军,兼简仲季》

时间: 2025-04-26 03:43:31

诗句

壮东南一柱,分*寄,事非轻。

见雨露思纶,河山带*,勋府元盟。

依依汴*杨柳,甚一朝、光彩动旗旌。

晓日千梁浮*,春风百雉严城。

临轩鼙鼓正凝情。

忠孝旧家声。

看奕世功名,麒麟高阁,宛转丹青。

绿波北潭花影,又一年、春好是清明。

彩袖一杯寿了,望中三楚云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1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奉送节使贤侯分帅谯军,兼简仲季
作者: 王恽 〔元代〕

壮东南一柱,分寄,事非轻。
见雨露思纶,河山带,勋府元盟。
依依汴杨柳,甚一朝光彩动旗旌。
晓日千梁浮,春风百雉严城。
临轩鼙鼓正凝情。忠孝旧家声。
看奕世功名,麒麟高阁,宛转丹青。
绿波北潭花影,又一年春好是清明。
彩袖一杯寿了,望中三楚云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东南一带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对节使贤侯的送别。诗人通过描绘雨露和河山的美丽,寄托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与期望。汴河边的杨柳依依,预示着未来的光辉成就。晨曦中,万条船在水面上浮动,春风中城池的庄严气氛尽显。临近的鼓声如同凝聚的情感,忠孝之声在旧家中回响。展望未来的功名,诗人希望能在高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北潭的花影映在水波上,清明时节又再次来临,举杯祝寿,展望三楚的云淡风轻。

注释

  • :形容雄伟、壮丽。
  • 东南一柱:东南方向的支柱,象征国家的支柱。
  • 依依:形容柳树柔和的样子。
  • 晓日千梁浮:形容清晨阳光照耀下,船只在水面上浮动的景象。
  • 鼙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表示军中号角声。
  • 麒麟高阁: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荣耀。
  • 三楚:指楚国地区,古代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晚唐五代的风格见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情感,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节使贤侯时,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歌鉴赏

王恽的《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东南壮丽河山的热爱与对节使贤侯的深情送别。开篇以“壮东南一柱”引入,立刻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表达了对国家的支持与寄托。接下来通过“见雨露思纶,河山带,勋府元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依依汴杨柳”与“晓日千梁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尤其在“临轩鼙鼓正凝情”一句中,诗人用鼓声表达了对忠孝的情感,突显了家族与国家的责任感。

后半部分,诗人展望未来的功名与荣耀,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渴望。最后以“彩袖一杯寿了”结束,既是对节使的祝福,也暗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东南一柱:开篇以“壮”字形容东南的雄伟,暗示其重要性。
  2. 分寄,事非轻:分寄的使命重大,暗示离别的沉重。
  3. 见雨露思纶:雨露滋润万物,意味着希望与生机。
  4. 河山带,勋府元盟:河山壮丽,与荣誉相连。
  5. 依依汴杨柳:描绘出柔弱的柳树,象征着离别的情感。
  6. 晓日千梁浮:晨光下船只在水面上漂浮,美丽而宁静。
  7. 春风百雉严城:春风中城市的庄重气氛,暗示着繁荣。
  8. 临轩鼙鼓正凝情:鼓声如情感凝聚,让人感受到忠孝。
  9. 看奕世功名:展望未来的功名与成就。
  10. 麒麟高阁,宛转丹青:高阁象征荣耀,丹青指美好的画卷。
  11. 绿波北潭花影:水面花影,展现如画的景象。
  12. 又一年春好是清明:清明时节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
  13. 彩袖一杯寿了:以酒祝寿,表达祝福。
  14. 望中三楚云平:展望未来,平和美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壮东南一柱”,将东南比作支柱,形象生动。
  • 对仗:如“晓日千梁浮,春风百雉严城”,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如“依依汴杨柳”,赋予柳树情感,使画面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友人的不舍,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南: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2. 杨柳:代表离别与柔情。
  3. 鼙鼓:象征战争与忠诚。
  4. 麒麟:象征荣耀与名望。
  5.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6. 清明:代表新的开始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壮东南一柱”中的“壮”是什么意思?

    • A. 高
    • B. 雄伟
    • C. 美丽
    • D. 矮
  2. 诗中提到的“依依汴杨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愤怒
    • D. 惊讶
  3. “晓日千梁浮”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夜晚
    • B. 清晨
    • C. 黄昏
    • D. 正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木兰花慢》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展现了强烈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期许,但王恽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风格著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恽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广陵秋夜读进士常修三篇因题 春居 西京道中 严陵滩 许由庙 寒食日早出 秋晚 寄渭北徐从事 上江州陈员外 江南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蒙振落 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开诚布公 包含盏的词语有哪些 反目成仇 含酸 口字旁的字 小礼 浮光掠影 人字头的字 三点水的字 包含奈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家生孩儿 文东武西 订谬 委离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