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5:20
小重山·鼓报黄昏禽影歇
鼓报黄昏禽影歇。单衣犹未试,觉寒怯。
尘生锦瑟可曾阅。人去也,闲过好时节。
对景复愁绝。东风吹不散,鬓边雪。
些儿心事对谁说。眠不得,一枕杏花月。
这首词描绘了黄昏时分鸟儿归巢的景象。鼓声传来,黄昏降临,鸟影已然停歇。薄薄的单衣尚未穿上,感觉到一丝寒意。尘世间的锦瑟,曾经有人欣赏过吗?人已离去,正好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面对眼前的景致,愁绪更深。东风吹来,却无法驱散我鬓边的白发。心中微小的忧愁又能对谁倾诉呢?无法入眠,只能在一枕杏花月下辗转反侧。
这首词的作者并不详,宋代的词人们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宋代的词大多重视音乐性和抒情性,常常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个人的情感。
此词可能是写于黄昏时分,诗人通过描绘安静的景象,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小重山·鼓报黄昏禽影歇》是一首充满了抒情和思索的词作。开头的“鼓报黄昏禽影歇”便设置了整个词的意境,黄昏时分,鸟儿归巢,似乎在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流转。词人用“单衣犹未试,觉寒怯”表达了在这暮色中逐渐袭来的寒意,既可以指天气的寒冷,也可以隐喻内心的孤独与脆弱。
接下来的“尘生锦瑟可曾阅”一语,展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锦瑟象征着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在人去之后,独自面对美好时光的消逝,词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惆怅。
“对景复愁绝”的句子,将眼前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愁苦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东风无法驱散鬓边的白发,显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眠不得,一枕杏花月”则将这一切情感推向高潮,杏花和月光都是春天的象征,但在此却增添了几分孤寂的美感,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法入眠的苦恼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首词反映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和愁苦,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鼓报黄昏禽影歇”中“禽影”指的是什么?
词中表现孤独感的句子是?
“鬓边雪”形容的是什么状态?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虽然两首词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孤独感,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小重山》则在描绘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对人生的积极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