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时间: 2025-05-02 13:23:52

诗句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52

原文展示: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梅尧臣 〔宋代〕

东都车马苦飞霾,
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
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
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
钱塘应合有高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都(即京都)车马行驶在雾霾中的艰难,而南国的船帆在过淮河时却充满了喜悦。船的后面插着旗帜,迎风飘扬;岸边的浪花像雪一样翻滚。白鱼已经用酒糟烹调,增添了美味;红稻新煮,令人厌烦旧粮。想必这情景像谢公吟唱远山一样,钱塘的高斋里也应该有这样的景致。


注释:

  • 东都:指的是当时的京都(汴京)。
  • 车马苦飞霾:形容东都的交通因雾霾而困难。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尤其是江南。
  • 桅帆:船上的帆。
  • 白鱼已荐糟增味:白鱼用酒糟烹饪,增添了风味。
  • 红稻新炊:新煮的红米饭。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吟咏山水著称。
  • 远岫:指远处的山峰。
  • 钱塘:指杭州所在的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寿,号白云,晚号梅溪居士,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常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梅尧臣前往淮河地区时写的,反映了他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和对东都环境的感慨。通过对比,表现了南北方差异的生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南方的热爱与向往。开篇的“东都车马苦飞霾”一语,直白而有力地传达出北方城市的沉闷与压抑,而紧接着的“南国桅帆喜过淮”则迅速转向南方的生机与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南方的赞美。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船背插旗风自展”和“沙头迎浪雪相排”生动地描绘了船在水上的动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接下来的日常生活描写,像“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不仅展示了南方丰饶的物产,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最后两句“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不仅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升了诗的文化内涵,也寄托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与理想。整体来看,诗歌在自然描写与人文情怀中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都车马苦飞霾:北方的交通在雾霾中艰难,表现出生活的不便。
  • 南国桅帆喜过淮:南方的帆船在过淮河时却是欢快的,显示出南方的繁荣与生机。
  • 船背插旗风自展:船尾的旗帜随风飘动,传达出动感与自由。
  • 沙头迎浪雪相排:海浪拍打在沙滩,形成翻滚的白浪,描绘出海边的生动场景。
  • 白鱼已荐糟增味:生动描绘了南方美食,体现了对美味的享受。
  • 红稻新炊粟厌怀:新煮的红米饭传达了对新生活的期盼。
  • 定似谢公吟远岫:引入谢公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向往。
  • 钱塘应合有高斋:诗人希望在钱塘也能享受这样的生活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鱼和红稻与生活的美好联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东都”与“南国”,“白鱼”与“红稻”,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类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南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反映了北方城市的压抑与南方的生机,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马:象征着北方的繁忙与苦闷。
  • 桅帆:象征着南方的自由与活力。
  • 白鱼:象征着南方的美味与丰饶。
  • 红稻: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享受。
  • 远岫:引发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都”是指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汴京
    • D. 杭州
  2. 诗中“白鱼已荐糟增味”中的“荐”字意思是?

    • A. 推荐
    • B. 烹饪
    • C. 提供
    • D. 摆放
  3. “南国桅帆喜过淮”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南方的繁荣
    • B. 北方的困扰
    • C. 船的速度
    • D. 风的方向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水乡的美丽,但更侧重于夜晚的情景和情感的深沉。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现出新生与希望,风格上与梅尧臣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尧臣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示孟氏女)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六首 其五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叠韵答次珊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浣溪沙 其一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蛇飞动 立本 足字旁的字 登高能赋 惴惴不安 絶妙好辞 飞字旁的字 小不忍则乱大谋 火钻 弘奖风流 气字旁的字 兼覆 翻刻 包含备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