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二解 其二》

时间: 2025-07-28 12:14:14

诗句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

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14:14

原文展示: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
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生离死别,已经三年了,期间我一直在参与商旅。
谁说三年很久,夜晚的时间却比三年还要漫长。

注释:

字词注释:

  • “与君”:与你。
  • “生别离”:生死的别离。
  • “仨年”:三年。
  • “参与商”:参与商旅,指在外经商。
  • “谓”:说。
  • “兹夜”:这个晚上。

典故解析: 古代诗歌中常有对离别情感的描写,尤其是在商旅或战乱时期。此诗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心中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臣,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其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李顺德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商旅频繁时期,诗人常常身处异地,愈发感受到离别之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浓缩了浓烈的离别情感。开头的“与君生别离”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接着提到“三年参与商”,不仅描绘了诗人漂泊的生活,也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诗中“谁谓三年久”一句,巧妙地反问了时间的长短,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煎熬。夜晚的漫长感使得离别的痛苦更加明显,诗人通过夜晚的延续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是如此深重,以至于时间在他心中变得无比漫长。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割舍不下的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与君生别离”,直白地表达了与友人分开的痛苦。
  • 第二联“仨年参与商”,点出诗人因生计在外,心中对友的牵挂。
  • 第三联“谁谓三年久”,通过反问加深了对时间的思考。
  • 第四联“不如兹夜长”,将夜晚的孤独与对友的思念相结合,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修辞手法:

  • 反问:通过“谁谓三年久”增强了对时间感受的深度。
  • 对比:将三年与夜晚的感觉进行对比,突显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对时间的感悟与人生的无奈感叹。它展现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以及离别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别离:象征着情感的割舍与思念。
  • 夜晚:代表孤独、漫长和无尽的思考,成为情感的寄托。
  • 商旅: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不稳定,带来对友谊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与君生别离,已经多少年?

    • A. 一年
    • B. 三年
    • C. 五年
    • D. 十年
  2. 诗中“兹夜”指的是什么?

    • A. 今天
    • B. 这个晚上
    • C. 昨天
    • D. 明天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时间的感受?

    • A. 直接描述
    • B. 反问
    • C. 比喻
    • D. 拟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 《送友人》 by 李白:描绘了朋友离别时的感慨。

诗词对比: 可以将宗臣的此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后者则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宗臣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龙门八咏·阙口 使回赴苏州道中作 别李氏女子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闭合自责 滑泥扬波 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翠色欲流 湔拂 幾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教练机 射涛 修桥补路 雄伟壮观 底气 百纵千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