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20:21
子夜
作者: 张元凯 〔明代〕
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
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
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
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
全诗翻译:
春花柳树正是美好的年华,女子妆扮得如同子夜般美丽动人。
吹箫奏出动听的曲子,调和瑟声岂会显得悲伤呢?
翡翠鸟在金色的巢中栖息,鸳鸯在锦绣上嬉戏缠绕。
不必熄灭银色的烛光,尽情欣赏那美丽的人儿的怜爱。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象和情感均与古代文人对爱情、美好时光的赞美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
张元凯,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自然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对人生、爱情、美好时光的追求和赞美,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子夜》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与爱情的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的开头两句通过“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美丽,描绘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和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欢快而不悲伤的氛围,暗示着爱情的愉悦与和谐。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翡翠与鸳鸯融入其中,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甜蜜与浪漫。“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这几句生动描绘了鸟儿在华丽环境中嬉戏的场景,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深厚情感。而最后一句“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流露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温柔而热烈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春夜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与爱情的甜美,表达了对青春、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憧憬。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春夜的美丽图景,象征着爱情的甜蜜与生活的美好。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笛
B. 箫
C. 琵琶
D. 瑟
答案: B, D
填空题: 诗中“翡翠巢金埒”描绘的是一种____的环境。
答案: 华丽
判断题: 诗中“调瑟岂哀弦”表达了乐曲的悲伤情感。 (对/错)
答案: 错
张元凯《子夜》 vs 李白《静夜思》
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