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峰院》

时间: 2025-07-27 10:08:41

诗句

参遍曹溪众所钦,玄堂虚寂砌虫吟。

定回瞑目谁相顾,好鸟衔花下翠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8:41

原文展示:

西峰院
林嗣复 〔宋代〕
参遍曹溪众所钦,
玄堂虚寂砌虫吟。
定回瞑目谁相顾,
好鸟衔花下翠林。

白话文翻译:

在曹溪的寺院中我游历过,
那里的人们都非常敬仰。
在寂静的玄堂中,我静坐倾听虫鸣,
定神闭目时,谁会来关心我呢?
美丽的鸟儿叼着花朵,飞翔在翠绿的树林下。

注释:

  • 参遍:游历,参观。
  • 曹溪:指的是曹溪寺,著名的禅宗圣地,通常被认为是禅宗的发源地。
  • 玄堂:寺院中的一个宁静的殿堂。
  • 虚寂:形容环境的宁静空旷。
  • 砌虫吟:石阶上虫鸣,形容环境的幽静。
  • 定回瞑目:静心闭目,形容在冥想状态中。
  • 好鸟衔花:指美丽的鸟儿叼着花朵,描绘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 曹溪:曹溪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 好鸟衔花:在古诗中,鸟与花常用来象征自然之美,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嗣复,字君复,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林嗣复游历曹溪寺时,表达了他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中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峰院》诗中,林嗣复通过对曹溪寺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的前两句以“参遍曹溪”开头,引入了对名山大川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哲学的探索。接着“玄堂虚寂砌虫吟”,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的空间,虫鸣声在这宁静之中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后两句则通过“定回瞑目谁相顾”表达了诗人在冥想中的孤独和对他人的思考。最后一句“好鸟衔花下翠林”,则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唤起读者的视觉想象,传达出一种和谐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与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参遍曹溪众所钦”:游历了曹溪,倍受敬仰。
    • “玄堂虚寂砌虫吟”:在安静的玄堂听见虫鸣,环境清幽。
    • “定回瞑目谁相顾”:闭目静思,感到孤独,似乎无人关心。
    • “好鸟衔花下翠林”:美丽的鸟儿在翠绿的树林中飞翔,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参遍”与“衔花”,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虫鸣似乎在低声吟唱,使得自然更具人性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意象分析:

  • 曹溪:象征着佛教的传承与人文精神。
  • 虫鸣:代表着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 好鸟:寓意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参遍曹溪”中“参”的意思是: A. 参加
    B. 游历
    C. 讨论
    D. 参照

  2. 诗中提到的“好鸟衔花”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孤独
    B. 自然的和谐美
    C. 禅宗文化
    D. 人生哲理

  3. 诗人通过“定回瞑目谁相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心境,展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 《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离愁别绪,与《西峰院》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嗣复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画目送飞雁手提白鱼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 蝶恋花·初拈霜纨生怅望 采桑子·别来长忆西楼事 六幺令 蝶恋花 其一 采桑子 其五 生查子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沉思暗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意娘 牛口之下 包含房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拔地摇山 云阶月地 閠字旁的字 梳文栉字 三年之艾 诏墨 合量 蓬间雀 败坏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