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59
蝶恋花·初拈霜纨生怅望
作者:晏几道
初拈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
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
弯环正是愁眉样。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怅惘。初秋时分,诗人轻轻拿起霜纨,心中生出一丝忧愁。隔着树叶,听到黄莺的歌声,仿佛在学着秦娥的曲调。午后小憩醒来,懒散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双纹的翠帘随寒风荡漾,像是铺开了波浪。雨过天晴,苹花在风中轻轻摇曳,水面泛起涟漪。细腻的荷花,泪水般的脸庞与我对视,似乎在诉说心中的愁苦。新月依傍着绿云斜挂天边,弯曲的形状正是我愁眉的样子。
“秦娥”出自《乐府诗集》,是古代美人之一,常用来比喻绝美的歌声和婉约的情感。此处用以增强词的音乐感和抒情性。
晏几道(约987—1051年),字千之,号希逸,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柔美的意境,情感深邃,代表了宋代词的高峰。
《蝶恋花·初拈霜纨生怅望》创作于秋季,诗人正值中年,内心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交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晏几道的《蝶恋花·初拈霜纨生怅望》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感慨的深刻体悟。开头的“初拈霜纨生怅望”便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霜纨的提及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词中的音韵和节奏感极强,特别是“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通过黄莺的歌声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情绪。接下来的“午睡醒来慵一饷”,则表现了午后的惬意与慵懒,让人感受到一丝宁静。然而,在这份宁静中,诗人又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惆怅。
“雨罢苹风吹碧涨”一句,描绘了秋风吹拂的景象,水面波光粼粼,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最后的“弯环正是愁眉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新月的形状比喻自己的愁苦,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词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示了宋代词人的艺术特点与情感深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选择题:下列哪个意象在词中用来比喻诗人的愁眉?
填空题:词中提到的“隔叶莺声,似学__唱”中,所指的美人是__。
判断题: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