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寺中偶题》

时间: 2025-04-26 21:44:01

诗句

听话金仙眉相毫,每来皆得解尘劳。

鹤栖云路看方贵,

僧倚松门见始高。

名利罢烧心内火,雪霜偏垢鬓边毛。

银蟾未出金乌在,更上层楼眺海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4:01

原文展示:

寺中偶题 徐夤 〔唐代〕

听话金仙眉相毫,每来皆得解尘劳。 鹤栖云路看方贵,僧倚松门见始高。 名利罢烧心内火,雪霜偏垢鬓边毛。 银蟾未出金乌在,更上层楼眺海涛。

白话文翻译:

听着金仙的教诲,眉宇间显露出智慧的光芒,每次来此都能解脱尘世的烦恼。 仙鹤栖息在云端,显得格外高贵,僧人倚靠在松树门旁,才显得格外高洁。 名利之心已被烧尽,心中的火焰熄灭,岁月在鬓边留下了霜雪的痕迹。 月亮还未升起,太阳仍在天际,我再次登上高楼,远眺汹涌的海涛。

注释:

  • 金仙:指佛教中的佛或菩萨,此处指寺中的佛像或高僧。
  • 眉相毫:眉宇间显露出的智慧光芒。
  • 尘劳:尘世的烦恼和劳苦。
  • 鹤栖云路:比喻高洁的隐士或仙人。
  • 松门:指寺院的门,因寺院多植松树而得名。
  • 名利罢烧:比喻放弃名利之心。
  • 银蟾:指月亮。
  • 金乌:指太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超然物外为主。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寺庙时,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寺庙时,受到寺中宁静氛围和高僧教诲的启发,从而创作了这首表达超脱尘世、向往高洁境界的诗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中的宁静氛围和高僧的教诲,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诗中“听话金仙眉相毫”一句,以金仙的智慧光芒象征高僧的教诲,使诗人得以解脱尘世的烦恼。“鹤栖云路看方贵,僧倚松门见始高”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高洁的隐士和僧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银蟾未出金乌在,更上层楼眺海涛”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话金仙眉相毫:诗人聆听金仙(高僧)的教诲,感受到智慧的光芒,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2. 每来皆得解尘劳:每次来到寺庙,都能解脱尘世的烦恼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3. 鹤栖云路看方贵:以仙鹤栖息在云端,比喻高洁的隐士或仙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4. 僧倚松门见始高:僧人倚靠在松树门旁,显得格外高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高洁品质的赞赏。
  5. 名利罢烧心内火:比喻放弃名利之心,心中的火焰熄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
  6. 雪霜偏垢鬓边毛:岁月在鬓边留下了霜雪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 银蟾未出金乌在:月亮还未升起,太阳仍在天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
  8. 更上层楼眺海涛:再次登上高楼,远眺汹涌的海涛,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栖云路”比喻高洁的隐士或仙人,“僧倚松门”比喻僧人的高洁品质。
  • 象征:如“金仙眉相毫”象征高僧的智慧光芒,“雪霜偏垢鬓边毛”象征岁月的痕迹。
  • 对仗:如“银蟾未出金乌在”中的“银蟾”与“金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通过描绘寺中的宁静氛围和高僧的教诲,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仙:象征高僧的智慧光芒。
  • 鹤:象征高洁的隐士或仙人。
  • 松门:象征僧人的高洁品质。
  • 银蟾:象征月亮。
  • 金乌:象征太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听话金仙眉相毫”中的“金仙”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的佛或菩萨 B. 道教中的神仙 C. 诗人自己 D. 寺中的佛像

  2. 诗中“鹤栖云路看方贵”中的“鹤”象征什么? A. 高洁的隐士或仙人 B. 普通的鸟类 C. 寺中的动物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名利罢烧心内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超脱 C. 对名利的无奈 D. 对名利的憎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徐夤的《寺中偶题》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但徐夤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高洁境界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徐夤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满江红 其八 闻达云已率所部上东战线矣 满江红 其六 再柬顾庵 满江红 其五 悼亡 满江红 其二 拾瑶亭中秋宴集,再次顾庵学士韵 满江红·丁酉夏,穫麦村中,感情即事,得词八首,不避俚俗,漫抒真率云尔 其五 满江红 寄剡中自醉兄 满江红 游仙 满江红 李孝先寿日四月八日 满江红(高帅席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驹伏辕 僦运 振奋人心 鉴往知来 髟字旁的字 居功自傲 私簿 一而二,二而一 片字旁的字 倾渴 神鼎 飠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狂风骤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