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闲坐》

时间: 2025-05-01 01:48:56

诗句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

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56

原文展示:

闲坐
白居易 〔唐代〕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
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惬意的乡村场景:鸡犬在悠闲地玩耍,孩子们在嬉戏。诗人坐在槐树的阴影下,心情舒畅地迎接晚风。池塘里的麻正在发酵,阳光下的枣子被晒着。周围的一切都与我这个田舍老翁相称。

注释:

  • 婆娑:形容舞动或摇摆的样子,这里指鸡犬嬉戏、自由自在的情景。
  • 槐阴:槐树的阴影,表示在树下乘凉。
  • 沤麻:指麻的发酵过程,意指乡村的生产劳动。
  • 晒枣:晒干枣子,表示秋收的农村生活。
  • 田舍翁:田间的老农,指代诗人自己,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题材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田园诗和讽刺诗。

创作背景:在白居易的生活中,曾经历过官场的沉浮与人事的变迁,诗作《闲坐》反映了他对悠闲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在田园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歌鉴赏:

《闲坐》展现了白居易对农村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深切热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乡村气息。在繁忙的官场生活后,诗人回归田园,享受简单而美好的时光。开头两句通过“鸡犬”和“儿童”的形象,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泼,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间两句分别描绘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晒干,暗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充实。最后两句则通过自我反思,表现出诗人与乡村生活的深厚联系,承认了自己作为“田舍翁”的身份,传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情感,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描写乡村生动的场景,鸡犬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孩子们在无忧无虑地嬉戏,传达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气氛。
    • 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诗人在槐树的阴影下悠闲地坐着,舒展胸怀,感受晚风的轻拂,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描述了农村的日常劳动,麻在池水中发酵,枣在阳光下晒干,传达出一种勤劳与丰收的景象。
    •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反思自己的身份,诗人自称为田舍翁,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认同与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比喻为“田舍翁”,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鸡犬、儿童皆具有生动的形象,使得乡村生活更为鲜活。
    • 对仗:如“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现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回归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鸡犬:象征着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 儿童:代表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与纯真。
  • 槐阴:象征着庇护与宁静的环境。
  • 池水、枣:象征着农村的劳动与丰收,体现了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婆娑”指的是? A. 舞动的样子
    B. 平静的样子
    C. 急促的样子
    答案:A

  2. 诗人坐在什么地方? A. 柳树下
    B. 槐树下
    C. 桃树下
    答案:B

  3. 诗中“田舍翁”指的是? A. 一个农夫
    B. 诗人自己
    C. 乡村的老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闲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但王维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情世故与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简明传》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鹅黄初吐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十四 落梅花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一 埋怨 减字木兰花·年光虚度 减字木兰花·传消寄息 减字木兰花 己巳元日看儿辈夜博 减字木兰花 其三 春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室人交谪 引商刻羽 克字旁的字 礼职 包含资的成语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县志 赐疑 文墨人 万有不齐 包含莅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自相惊忧 庭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