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18:08
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
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
晕罢空馀月,诗成并道春。
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在清明节这个美好的时刻,恰好遇见了旧时的朋友。
那些刻花的脸庞争相妩媚,描绘的月亮与眉毛显得格外新颖。
月光已在夜空中消散,诗句完成之后又谈论春天的景色。
谁知道那位怀抱美玉的人,却在晨曦中未能吟唱。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延续。同时,诗中提到的“怀玉者”可以理解为有才华的人,常用来比喻文人雅士,表现出诗人对才情的赞美与对未能表达的遗憾。
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为主,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事感慨,风格独特。
这首诗作于清明节,结合了怀旧与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重聚的喜悦,同时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镂鸡子》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节与旧友相聚的场景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复苏。开头两句通过“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的时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接下来的“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日的美丽,花朵绽放,月亮明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此不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还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晕罢空馀月,诗成并道春”则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满足与对春天的向往。最后一句“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则让人感到一丝遗憾,尽管身边有美好的人和景色,内心深处的情感却未能完全表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对才情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镂鸡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骆宾王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春节
诗中“怀玉者”主要指代什么?
A. 美丽的人
B. 有才华的人
C. 朋友
D.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