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02
原文展示: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吴泳 〔宋代〕 浮名镜边尘,骄气炉上雪。 胡为认而有,引满犹不发。 有怀东方人,书眼高照月。 纾徐如行云,去就不尔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浮名如同镜边的尘埃,骄傲之气如同炉上的雪。 为何要执着于这些虚名,即使满怀也不轻易显露。 心中怀念东方的人,书卷之眼高照如月。 从容不迫如同行云,去留不拘泥于琐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名利和骄傲持批评态度,追求高远的眼光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泳在与友人曹宪的交流中,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表达了对虚名和骄傲的不屑,以及对高远理想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浮名”和“骄气”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虚名和骄傲自大的批评。诗中“浮名镜边尘”和“骄气炉上雪”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态度的短暂和无价值。诗人怀念的“东方人”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自由的精神,而“书眼高照月”则展现了诗人追求高远眼光的决心。最后两句“纾徐如行云,去就不尔屑”则体现了诗人从容不迫、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虚名和骄傲自大的批评,以及对高远理想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些态度的不屑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浮名镜边尘”比喻的是什么? A. 虚名 B. 实名 C. 尘埃 D. 镜子 答案:A
“骄气炉上雪”中的“骄气”指的是什么? A. 骄傲自大的态度 B. 炉上的雪 C. 易逝的东西 D. 持久的东西 答案:A
诗中“有怀东方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怀念的人 B. 东方的人 C. 友人 D. 理想中的人物 答案:A
“书眼高照月”中的“书眼”指的是什么? A. 读书人的眼光 B. 书本 C. 月亮 D. 高远的眼光 答案:A
“纾徐如行云”中的“纾徐”指的是什么? A. 从容不迫 B. 行云 C. 自由自在 D. 不受拘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