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00
临江仙 梨花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
游丝萦惹宿烟环。
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
杏花才思又凋残。
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这首诗描绘了梨花的娇美与脆弱。首句描述梨花如冰雪般洁白的肌肤和细腻的香气,作者在明月下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游丝轻轻缠绕着朦胧的烟雾,东风虽吹,却也无法将它们吹散,想必是为了保护这轻寒的花朵。接着,作者指出,梨花的素雅不应被艳丽的色彩所掩盖,造物主是不会吝啬于创造的。杏花则因春天的凋零而显得黯淡。最后,作者感叹梨花的美丽在春天的寂寞中,劝告自己不要在雨中再去看那花。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是在春天的背景下写成,正值梨花盛开的季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短暂春光的惋惜。
《临江仙 梨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梨花的美好与脆弱。诗的开头用“冰雪肌肤”形容梨花的洁白无瑕,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夜,月光下的梨花显得尤为动人,游丝环绕,烟雾缭绕,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氛围。
然而,随着“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的出现,诗的情感转向了对梨花脆弱的保护与珍惜。这里的“东风”不仅是春风的象征,更是一种生命的脆弱感,诗人似乎在暗示美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而脆弱的。
后半部分中,诗人提到“素质不宜添彩色”,强调了梨花的自然之美不应被外在的华丽所掩盖,反映了诗人对纯粹之美的追求。最后,诗人对杏花的惋惜和对春天的寂寞感慨,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冰雪肌肤”)、拟人(“东风吹不散”)、对仗(如“游丝萦惹”与“宿烟环”),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梨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美好事物短暂生命的惋惜,以及对纯粹之美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冰雪肌肤”形容的是哪种花?
“东风吹不散”中,东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素质不宜添彩色”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