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0:24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七十二栏红不断,绕廊荷气深深。
斜阳无限付沉吟。
塔尖双卓笔,堤影一张琴。
镜里秋妆看更好,低鬟密簇瑶簪。
晚来天色坐中沉。
四围飞冷翠,都落玉盘心。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七十二根红色的栏杆环绕着荷花气息浓厚的廊道。夕阳的余晖洒落,让人不禁沉思。塔尖像笔一样挺立,堤岸的倒影如同琴声。镜子里的秋妆更加动人,低垂的发髻上密密簇拥着瑶簪。到了傍晚,天色渐暗,令人感到一丝沉重的情绪。四周的绿意飞扬,似乎都落在了心中的玉盘上。
陈曾寿(约1685年-1760年),字德明,号梅谷,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哲思,风格清新典雅。
在清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味和艺术的追求日益提高。陈曾寿在此背景下,创作了《临江仙 其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人生感悟。
这首《临江仙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诗的开头以“七十二栏红不断,绕廊荷气深深”引入,给读者一个鲜艳而充满生机的画面,瞬间将人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随着诗句的推进,夕阳的映照和塔尖的形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感受。
“镜里秋妆看更好,低鬟密簇瑶簪”句中,诗人通过对女性美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中细腻与优雅的追求。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也随着“晚来天色坐中沉”而渐渐沉重,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四围飞冷翠,都落玉盘心”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整个诗作在美丽与忧愁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一种美丽与忧伤交织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七十二栏红不断,主要描绘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晚来天色坐中沉”表达了对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塔尖双卓笔”是比喻的用法。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