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4:58
临江仙 封太史韩友兰寿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多少神仙官府在,少无拘束仙官。
此翁仙福渐来完。
庭前饶玉树,海上有青鸾。
为问青鸾消息地,一韩曾使三韩。
安期持底与传言。
如瓜双火枣,捧日一金丹。
这首词描绘了许多神仙和官府的存在,却很少有不受约束的仙官。此人(韩友兰)得到了逐渐圆满的仙福。在他的庭前,有丰盛的玉树;在海上,有青色的鸾鸟。想要询问青鸾的消息,曾经有一位韩(指韩友兰)去过三韩。安期生(古代的道教人物)所持的传言,正如瓜果的双火枣,捧着如日般的金丹。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季子,号梅溪,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兼具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在古诗词方面成就显著。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王世贞在封太史韩友兰寿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长寿的祝愿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士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拜与追求普遍存在,诗中表现出的仙人意象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正是这一背景的体现。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咏寿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开篇以“多少神仙官府在,少无拘束仙官”引入,瞬间营造出一个神秘而高远的仙界氛围,彰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接着提到“此翁仙福渐来完”,不仅表达了对韩友兰长寿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其人生境界的赞美。
“庭前饶玉树,海上有青鸾”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玉树和青鸾都象征着富贵与吉祥,增强了祝福的美好愿望。而“为问青鸾消息地,一韩曾使三韩”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韩友兰的高雅与品位,表明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后半部分提到“安期持底与传言”,表面上是在探讨道教的炼丹之道,实际上则是通过这个典故进一步引申对韩友兰的赞美,强调他如金丹般的珍贵与稀有。整首词通过对仙界的描绘与对人间友谊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祝福韩友兰长寿与富贵,同时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美感,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使诗作更具韵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此翁仙福渐来完”一句中提到的“翁”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安期”是哪个文化领域的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