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时间: 2025-05-10 08:55:19

诗句

携美姬湖上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

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

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

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

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

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

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

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

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

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

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肢摆。

朦胧笑脸,由他抢白,且宽心权宁耐。

姐姐,奶奶,正好向灯前快。

咏美翠梳,浅铺,粉汁香尘素。

画阑谁与月同孤,试听高唐赋。

云堆玉梳,多情眉宇,有离人愁万缕。

若还,寄取,罗帕上题诗去。

柳腰,翠裙,不似昨宵困。

轻风吹散晓窗云,花落佳人鬓。

璧月多情,黄昏谁近,素盈盈罗帕尘。

泪痕,尚存,须寄与东风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5:19

原文展示:

携美姬湖上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
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
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
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
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
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
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
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
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
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
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肢摆。
朦胧笑脸,由他抢白,且宽心权宁耐。
姐姐,奶奶,正好向灯前快。
咏美翠梳,浅铺,粉汁香尘素。
画阑谁与月同孤,试听高唐赋。
云堆玉梳,多情眉宇,有离人愁万缕。
若还,寄取,罗帕上题诗去。
柳腰,翠裙,不似昨宵困。
轻风吹散晓窗云,花落佳人鬓。
璧月多情,黄昏谁近,素盈盈罗帕尘。
泪痕,尚存,须寄与东风信。

白话文翻译:

在湖上与美丽的姬妾共赏远山与近山,清冷的弦音如同散落的冰晶。
行云拥簇着翠色的发髻,春风轻拂,难以分辨方向。
锦帐中琵琶声悠扬,司空见惯的情景,竟让人想起小蛮。
面妆残淡,眉黛减色,正好在灯前细看。
锦筝玉笙伴着落日映照的平湖,宁静而美丽。
宝花解语,情意绵绵,翠袖轻摇,波光粼粼。
在苏小堤边,东风轻轻吹来,羞煞了林外的黄莺。
酒刚醒,梦刚惊,正好在灯前细听。
美丽的舟渐渐收起,轻柔的双眉微微皱起。
鸳鸯罗带承载着多少愁绪,春风瘦弱而不定。
在二八芳华的花开时节,酒意添了娇羞的月色。
醉了,睡了,正好在灯前静候。
美哉,美哉,忙着解开胸前的带子。
鸳鸯枕上轻轻倚着,腰肢翩翩。
朦胧的笑脸,任人说笑,且宽心耐住。
姐姐,奶奶,正好在灯前快意。
咏叹美丽的翠梳,轻轻铺展,粉汁香气扑鼻。
画栏谁能与明月相伴,听听《高唐赋》的雅韵。
云层中藏着玉梳,眉宇间充满情意,离人愁绪万千。
如果还敢,寄去罗帕上题写的诗句。
柳腰轻盈,翠裙飘逸,不似昨夜的困倦。
清风吹散了晨窗的云,花瓣落在佳人的鬓发间。
明月多情,黄昏时分谁能相近,轻盈的罗帕沾染了尘埃。
泪痕尚存,必须寄与东风传信。

注释

字词注释

  • 美姬:美丽的女子,常指妾或爱人。
  • 冰弦:清冷而细腻的弦音。
  • 翠鬟:翠色的发髻。
  • 锦帐:用锦缎制成的帐子。
  • 宝花:珍贵的花,象征美丽的情感。
  • 罗帕:丝绸手帕,用于寄情或书写诗句。

典故解析

  • 高唐赋:出自《楚辞》,是屈原的作品,描绘了高唐的美丽与情感。此处用以象征高雅的文化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养浩,元代著名诗人和杂剧作家,字惟道,号浩然居士,山西人。其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湖上之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中吕·朝天子·携美姬湖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描绘了诗人与美丽的女子在湖边的幽静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甜蜜。诗中采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行云十二拥翠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春风轻拂、云卷云舒的美好景象。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灯前”意象,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内心的柔情和惆怅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描写醉酒后的恍惚和梦醒后的惊讶时,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又甜美的情感。

整首诗的韵律和字句都极具音乐感,恰如其分地承载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描写,展示了人们在春日的温暖中,内心深处的柔情似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携美姬湖上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
    表示诗人与美丽的女子在湖边,远山和近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清冷的美感。

  2. 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
    描绘了云彩的变化与春风的轻柔,展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美感。

  3. 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
    提到锦帐中的琵琶声,似乎在提醒人们对美的追忆。

  4. 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形容女子的妆容尚存,但已显淡雅,适合在灯前细看。

  5.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
    显示了乐器的美妙和湖面的宁静。

  6. 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
    花朵的美丽和女子的服饰交相辉映,情感愈发浓厚。

(后续句子以此类推,进行详细解析)

修辞手法

  • 比喻:“行云十二拥翠鬟”,将云比作美女的发髻,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宁静与美好。
  • 美姬:象征爱情与美丽。
  • 春风:象征生命的气息与情感的流动。
  • 灯前:象征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美姬”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母亲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朋友

  2. 诗中“锦帐”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装饰
    C. 乐器

  3.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友情
    B. 自然
    C. 爱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张养浩的《携美姬湖上》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和春天的情景,但张养浩更加细腻而富于音乐感,而李清照则更具情感的直白与浓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张养浩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水龙吟(次韵虚斋先生雨花宴) 虞美人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水龙吟(丁经之用韵咏园亭,次韵以谢) 水龙吟(顽雪欺春,葵轩兄用韵,因次) 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三首) 千秋岁(为壑翁母夫人寿) 朝中措(前题) 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交臂失之 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雇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饫甘餍肥 侍夜 合眼摸象 归心如飞 西方浄土 东挪西撮 走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成世 憎恚 一寸同心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